很多人差不多時間買進同一檔股票,後獲利卻天差地別,例如航運股飆漲,有人賺到翻,有人賠得一蹋。該怎麼做才能多賺少賠,出場?股市小黑建議把握三訣竅:獲利股票設定後停利價位及分批賣,多賺5%;虧損股票要10%-20%停損紀律,否則多。此外,看到法人漲停出貨跡象,空手人別跳進火坑當韭菜,有部位人要逃命。
投資界諺,會買股票是徒弟,會賣股票是師父。不過,許多人知道進場,但懂得如何出場。股市小黑指出,股票任何時間點可以買進,買進自己成本價位,所以,買股票不用人教導,只要有錢,誰可以買進。何時可以賣股票,才是學問所在。
如何個會賣股票師父呢?股市小黑分為賺錢及虧錢兩方面來做説。買進股票後,上漲獲利,心態上自我膨脹,會想股價可能繼續飆漲,怕一賣繼續飆,而賣,此時該如何賣出的規劃策略呢?
小黑建議秉持兩原則,設定後停利價位,只要週期股票,頭部區域出現,股市小黑會賣出一半,剩下部分過往頭部波段大小,分價位賣出。一步一步賣出,賣完了,提前看戲。若股價突然修正時,打到停利點價位,他會全部賣出。
股市小黑虹堡(5258)例,他法人佈局習慣,規劃22-24元買進,總計買進10張,成本23元,25元賣出5張,每1元,賣出一張。他買時候,前波高點32.5元,後一張他賣到30元。這樣一波下來,總計投入23萬元,後獲利3.5萬元,報酬15%。
倘若賣到28元,就回頭修正,後2張賣25元,總獲利約2.6萬元,報酬11%,會全部10張賣25元(獲利約8.69%)來得。
小黑認為,如果沒有設定價位賣出,以及後停利點,有可能會白忙一場,要下波發動。他吃過這個虧,晟田(4541)如此,他18元開始買進,雖然研究長線波段軌跡,介於25-38元間。晟田急拉超過25元,照理説,要虹堡開始分階段賣出,結果他一張沒賣,股價修正回到25元,還加碼10張,結果讓自己成本增加到20元。
所以,這次晟田波段操作,小黑認為規劃,因為獲利超過40%,原本該落袋安,然而,自己當時想要拼一波獲利100%,等到回神過來,獲利剩下10%。這次教訓,他堅決日後要貫徹設定停利價位,並分批賣出的策略。
二是短期衝浪股,急拉漲停時做法:出現漲停,且超過佈局成本15%,賣出一半。然後觀察盤後籌碼,若法人有大量買進,代表後續有行情,此時可以設定前一日漲停價位為停利點。
若隔日拉高後出現賣壓,平盤時賣出停利。若拉高收高繼續等待,一樣觀察盤後法人籌碼動向,若是持續買進,一樣以之前漲停價為後停利點,此時可以考慮開始分批價位掛賣出,25元以下股票0.3-0.5元掛賣出,25-50元股票1元作為掛賣區間。
後是,漲停當日,法人出現大量賣出時,要提高警覺。力麗為例,9月30日漲停,盤後籌碼出現外資賣出1980張,代表外資9/30當日急拉漲停手法是買進,吸引散户以為數萬張掛買,錯認後續有行情。結果散户跟著掛漲停,想要搶門票,知道外資掛買變成掛賣單,例如先用3000張買進到漲停,後漲停賣出5000張,這標準漲停出貨。
雖然很少發生這種漲停出貨跡象,但只要有出現,高手一看到,隔日一開盤會賣出逃命,因為出現開盤直接下修的跡象。力麗隔日(10/1)直接跌停,並且後續回到11-11.5元底部區。
賣股票是一件令人痛苦事。比如股價漲升的時候,覺得能賺得多,如果賣了沒有繼續取得利潤機會了,完全忽視了繼續上漲空間、上漲 概率以及回落風險。一字曰:貪!而股票下跌虧損時候,賣出讓人受,賣出後是數字變化,而是虧損。但 捨得賣出,如何有機會、有資本去博?現在賣出避免虧損。
因此,到了賣出的時機或者符合賣出的條件堅決賣出,不求賣得多高明多有藝術,但要賣得正確,賣得及時。這裏,筆者大家介紹一些常用是實用賣出方法,供大家階段結合市場實際進行綜合運用。
筆者認為賣出股票要記住要拋漲時,不要看見它跌時想到去拋它,來説拉三根中陽線後考慮短線拋出去了。
(一) 大盤行情形成大頭部時,堅決清倉全部賣出。
上證指數或 綜合指數上揚後,形成中期大頭部時,是賣出股票關鍵時刻。市場評論認為拋開指數炒個股,這種提法不科學。關注個股走勢是隻見樹木見森林。 歷史統計資料顯示:大盤形成大頭部下跌,有90%~95%以上個股形成大頭部下跌。大盤形成底部時,有80%-90%以上個股形成底部。 盤個股聯動性,少數個股主力介入操控下逆市上揚,這是少數、個別現象。要逮到這種逆市上揚“莊股”概率,因此,大盤形成大頭部 區,是分批賣出股票關鍵時刻。
(二) 上升後,成交量放大,是賣出股票關鍵。
股價上揚後,持股者普 遍獲利,某天該股上揚過程中出現賣單、很多,是主動性拋盤,反映主力、大户拋售,這是賣出的信號。儘管此時買入投資者 多,買入踴躍,這迷惑看盤經驗差投資者,有時做出換莊誤判,其實主力是籌碼集中拋出,沒有大主力願價區來收集籌碼,來實現少數投資 者期盼“換莊”目的。
成交量創下數個月數年最大值,是主力賣出的有力信號,是持股者賣出的關鍵,沒有主力拉抬股票難以上揚,靠廣大中小散户推高股價。上揚末期成交量創下天量,90%以上形成大頭部區。
(三) 上升空間後,日K線出現十字星或影線倒錘形陽線或陰線時,是賣出股票關鍵。
上 升一段時間後,日K線出現十字星,反映買方賣方力量,局面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高位出現十字星猶如開車遇到十字路口紅燈,反映市場發生轉 折。股價上升後,出現帶長影線倒錘形陰線,反映當日拋售者多,若當日成交量,見頂信號。許多個股形成高位十字星或倒錘形長上影陰線 時,80%-90%機會形成大頭部,是賣出關鍵。
(五) 股價上揚後,權日前後是賣股票關鍵時機。
上市公司年終或中期實施送配方案,股價上揚後,股權登記日前後或權日前後,往往形成衝高出貨行情,該日拋售股票出現十幾萬股市況,應賣出,反映主力出貨,久持該股。
買入某隻股票,若該股票周K線6周RSI值進入80以上時,90%構成大頭部區,可逢分批賣出,規避下跌風險上策。
2、一段上升後,移動線開始走平。
3、股價由上而下跌破走平移動線時,便是賣出信號。
4、驗證一條移動線顯示信號可靠性,可以多選用幾條移動線,以便參照。同時,情況下,成交量相應減少,賣出的信號明確。
3、股價突破移動線後馬上回落,當跌回到移動線之下時便是賣出信號。
4、這一賣出信號應置於股價下跌後反彈時考察,即股價下跌過程中回升前一次下跌幅度1/3左右時馬上呈下跌趨勢,跌破移動線應賣出。
5、若行情下跌過程中出現多次這種賣出信號,那麼脱手,或作短線沖。
2、股價移動線之下波動一階段後,開始地移動線挺升。
3、當靠近移動線時,股價馬上回落下滑,此時賣出信號出現。
4、如果股價下跌程度後才出現這種信號,那麼宜作參考,不能因此而賣出。如果股價下跌程度出現這種信號,可看作賣出的時機到來。這種情況應該區別對待。
作為一名投資股票有15餘年人來説,歷過初期懵懂,到後來股市磨煉,地經歷過股市牛熊。
遇到什麼情況不買內容分享給大家,文章內容全部都是乾貨和,如果你接下來幾年打算離開股市,想改變虧損現狀,那麼認看完,建議收藏!
1、處於下跌趨勢股票不要買,是陰跌股票,股價10、20日均線下方,沒有見底之前不要買,強者恆市場中,任何下跌趨勢股票不要去買它。
2、股價拉上之後高位時,突然放出巨量,這種堅決不要碰!概率是主力開始跑路了,否則會有這麼體量籌碼集中釋放出來。籌碼主手裡交換到了追高散户手裡,那後期走勢可想而知。
3、找一個優質渠道分析市場和股票未來,可以是請教前輩,可以是圈子。
4、兑現股票不要買,兑現後利空,消息來之前股票漲過了,出來消息後可能尾聲了,主力開始出貨時候,千萬不要去買了。
5、短期暴漲後股票不要買,眾所周知是不管是什麼股票,會漲上去,有回調,短期暴漲積累了風險,是有一字板漲停,沒有充分換手,籌碼基本沒有交換,上方有多獲利盤,後續資金跟不上形成下跌趨勢,這個時候我們多注意了,不要追高。
6、股東減持股票不要買,公司有時候會因為某種原因,股東呢會減持手中股份,擁有大量籌碼大股東拋掉手中股份,市場影響是,説公司很可能遇到一些問題,這時候我們不要去接手。
7、股市中有一個規律,市場會證明大部分人看法是錯誤,所以當大家覺得這票話往往是主力釋放煙霧,大家覺得大盤能漲往往是一輪頂部!
8、任何有問題股票不要買,如基本面出問題,業績年虧損,公司出現事件,不要去買,有一些公司財務造假,公司業績呢,會馬上漲,但是公司有問題,下跌是概率。規避。
9、跌破平台支撐股票不要買,不管它後會會起來,短期跌破了平台支撐,第一個會導致市場集體看好,要想短期起來是。第二概率主力出逃了,此時進場那地下庫。
10、技術分析,技術指標全部走壞股票不要買,如MACD, KDJ ,均線空頭發散,需要規避好短期風險,如果高位出現量於10以上,説堅定信號,要盡可能規避風險。
11、從換手率來分析,如果股價高位出現了換手,代表主力手換到散户手,那麼主力高位出逃,如果超過10%以上,開始注意有沒有出逃嫌疑,如果超過25%,那不要去買了。如果是於1%話,不要去買,這種話沒有人關注,人氣低迷,漲跌會,浪費行情機會。
買股票完成投資過程一半或,接下來跟蹤股票,並股價上漲後賣掉股票,所以如何賣股票關。話説:會買是徒弟,會賣是師傅。如果買了股票,未能選擇賣出時機,會股票投資帶來諸多。
大盤原則:大盤下跌時空倉或輕倉,大盤盤貪,有10%或以下利潤考慮平倉,大盤上攻時選擇勢個股持有。
板塊原則:大盤上攻時,個股呈現板塊輪漲特徵,判斷某一時期主流板塊,選擇板塊中龍頭追入。記住,資金有獲利回吐特性,沒有熱點,努力尋求新熱點,啟動時迅速介入。
價值原則:選擇未來兩年價值增長股票,未來一年價值增長。記住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價值規律,它和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等同是自然法則。
資金流原:資金流入該股票,慎防股票獲利回吐趨勢原則:股價呈現波動趨勢。
資金管理:現金是安全,定期倉,保障資金主動性,等待機會,選擇時機建倉。
共振原理:價值趨勢,價格趨勢,股票價格短線、中線、長線趨勢。基本面和技術面無可挑剔股票是股票。
1,設立止損點。出現虧損,是於入市時候沒有設立止損點。而設立了止損點執行。今天買進套牢,如果發現錯了,應該賣出。斬倉時候,可能不忍心一下子賣出,那只能“快刀割”。
2,不怕股票下跌怕放量。有股票無故下跌並可怕,可怕是成交量放大。有時是莊家持股多品種不應該有成交量,如果出現,十有八九是主力出貨。所以,對任何情況下突然放量要。
3,拒絕中陰線。無論大盤是個股,如果發現跌破了大眾公認支撐,當天有收中陰線趨勢,加以警惕!無論哪種情況下,見了中陰線應該考慮出貨。
4,只認一個技術指標,發現溜。你100個技術指標沒有用,有時候一個指標研究透徹了,完全一隻股票走勢掌握心中,發現行情破了關鍵支撐,馬上走。
如果股價跌破5日均線,説買方力量,賣方趨勢,技術上有回落需求,短線投資者應該把握賣出時機。
高位遭到拋盤,收了陰線,雖然成交量不算,但是當天換手率達15%以上。這時投資者要賣出。第二天股價低開,後市是一路下跌。
某小時上漲陽量於下跌陰量,同時隨後出現下跌陰量放大時,顯示多空力量開始轉化,空方佔優,同時價格跌破5單位均線,指標技術高位死叉,賣點。
04:雙峯觸天,跌眼前
股價上升到股價後形成第二高度相等頂部,它沒有勁線,沒有度量跌幅,該顧形態形成後股價多有一跌。
雙重頂形態表現是頂部反轉形態,後期展開一波下跌。
(1)走勢波段高點。股價盤口上出現拉昇後,其市場人氣大大,形成一種攻擊態勢。那麼這往往並不是經歷一波上升能結束,而是存在一個階段性上升。那麼,盤口上這樣階段性上升,有什麼跡象和特徵呢?
通過時間觀察,我們發現如果盤口進入到攻擊態勢時階段性上升,現價線(白色線)呈現出點交替創新高走勢,即拉昇過程中,會出現回調,但回調應當跌破價線,然後會。假如某一次回調後,股價創新高,但沒有持續上漲,而是回落擊穿了前一次回調低點(類似於盤口雙頭形態,右邊左邊),這是一個階段性上升終點,短線賣出點。
或者,某一次回調後,股價並沒有創新高,而是形成了略低於現價線前高點次高點(左邊右邊)。這是一個階段性上升終點,後面即便再有上升,大多需要大盤配合或一個時間休整,這是一個賣出點。
上圖所示兩幅圖是雙頭形態,左圖是左右,但股價沒有持續上漲,回落後擊穿了前一次回調低點。右圖是左高右,代表衝擊前期高點,氣勢上有欠缺,多波段上漲結束。可見,股價面臨回落調整,是線理想賣出點。量能變化有參考作用。如果回調後上升,衝擊前一波點時,成交量只有放大才能形成突破。假如成交量上相差,股價即便創了新高維持得住。所以,成交量盤口變化,來預測是否形成上面提到略低前高點次高點雙頭形態。
上圖所示左圖便是左低右雙頭,如果發現盤口創新高點,而成交量沒有之前,且地減少,價格成背離情況,多波段上升結束。右圖是持續拉昇個股走勢,價格上升是和成交量呈方向,即價升量增。
(2)掛單技巧。散户要想拉昇過程中賣出,應掌握一些即時盤中掛單技巧。這分時盤口掛搶時間是,因為盤口瞬間變化。時間優先原則,要提前掛單,以待出現信號時“第一時間”成交。掛別人,那麼成交概率,而且需要掛單,這樣可能距離點相差幾個價位。
第一,要分析自己手中賣出數量,是否買一位置上出現委買數量大很多。絕大多數人賣出數量會於買一位置上掛單委買數量,所以要是你賣量過,考慮即時盤中承接力問題。
延伸閱讀…
2倍分界線,假如買一位置上是1000手,你要賣出手數500手以內。這個問題,因為拉昇過程中,很多人是選擇即時成交而非掛單成交。
所以,買入數量於買一位置上顯示數量,而且即便不能完全賣到買一位置,隨後該價位得到消化,可以不用考慮多少量問題。
如果賣量實在,考慮掛多少量和掛什麼價位了。
第二,掛什麼價格。搶盤口委託時間,盤口上進行提前掛單,如果賣量,則不用考慮賣量而且賣出價格並需要總是換做市場價格。比如10.00元掛賣出,而現價漲到10.20元,沒10.00改成10.20元。
因為此時只要掛單價格於委託買一價格,掛什麼價格,會買一價格成交。所以節省時間,這個掛價可以現價很多而需要進行價格修改。
第三,如果賣量,賣出的價格進行適時修改。因為要考慮盤口承受力問題,要上移掛單價格,可以移到買一價格下面三個價格左右。賣量時候,要考慮分筆賣出,而不是一次賣出,這樣手中股票能賣個價錢。
(1)宏觀經濟方向,(2)股價下跌,風險釋放盡,(3)選二股過炒作理由,主力要想炒那隻股會該公司全面調查人和各機構上市公司交易所關係密切,後控升一呼百應。
要可能獲得籌碼,股價是莊家是所有投資者生命線,莊家坐莊需要成本,莊家什麼價位介入,什麼價位出貨?獲利區間是多?是精心計算,收高拒。
要拿出盡可能多籌碼,莊家坐莊前提控制籌碼,中長線莊家60%以上,短線莊家大多10%-30%
在建倉階段,時間價格數量三大要素同時具備,缺其一會影響坐莊效果,影響利潤,造成坐莊失敗
3、利空信息,散户拋售
5、股價跌幅,大多數股票跌了一半,盤面清洗徹底
6、大多數技術指標卧底不起,其中超買超賣類技術指標底部時間鈍化,成交量萎縮
1、下行式股價止跌是莊家建倉結束時,“開頭多後頭”
這是市場先生信箱中,常看到問題之一。
人們是想知道何時應該賣股票,是否該出場、該賣出了嗎?
這問題多頭時候會出現,
因為多頭時人人是股神,股神會問別人問題。
大跌時候會聽到這問題,
正常人只要投資賠錢,會變得。
大盤正在要漲不漲、要跌不跌時機,
聽到這句話頻率會。
人會想虧損地方賺回來,但這樣心態會讓自己選擇變。
有些人包含過去我自己操作,會抱持著這樣想法
然後,他們會 錯過出場時機。
這是問題,
問題是 總有一次會遇到套牢。
10次虧損有8次後來漲回來,另外2次股票打對折,賠 50%時候賣掉。
所以有8次賺回來,你賠了 2次 50%
死死,10次賠 10%出場後,股價反彈了,你真衰。
你賠了 10次 10%。
你思考10秒鐘,賠了 2次 50% vs 賠了 10次 10%,
哪一種?
選第一種狀況,設你一開始有 100元,你會賠到剩 25元。
100 x 50% x 50% = 25
選第二種狀況,設你一開始有 100元,你會賠到 34元。
100 x 90% x 90% …x 90% = 34.8
兩種狀況實際上很糟,但第二種狀況一點,損失得到程度控制。
有人説,兩個是每檔虧損 10% ?
這裡去算符合現實,
除非你是基金經理人,
手頭上有一票錢,讓你可以每檔股票分配資金,
這樣虧 10%這件事會成立。
賣出的原則:
1. 要避免虧損。虧損只要遇到一兩次會。寧可賣出,不要套牢
2. 不要想虧損地方賺回來,過去損益都是沉沒成本,並非判斷是否賣出的。
第一點虧損,實際上策略,定義一樣,
這裡不是要你説10%賣出會,
有些投資方法考慮到判斷進出時機,所以選擇承受波動而非賣出,
這類投資有程度分散(例如買ETF)作為前提,而非集中重押,那它即便承受-50%波動,只是預期中暫時狀況,是永久性鉅額虧損。
延伸閱讀…
其中關鍵是第二點,不要虧損部位綁住、不要想虧損地方賺回來。
市場先生之所以要提這一段,
是因為無論出場方法,你做不到,沒有用。
很多人投資前想遇到什麼情況該賣,
但遇到虧損時,賣掉、執行,願意接受損失。
要知道,一但無法確實執行你賣出計畫,導致巨額虧損時,未來可能要累積時間才能賺回來。
「不要讓沉沒成本,變成你機會成本。」
所有虧損是沉沒成本,損益會因為你賣或不賣改變。市場會因為你賺多少或賠多少,未來走勢有所不同。-市場先生
判斷出場方式:設現空手,我會買一次嗎?
判斷是否繼續持有,有一個技巧:
「如果現在是空手,看到這個標物,我會買一次嗎?」
可以換句話説:「如果進場理由消失,應該出場。」
1. 如果現在會想買,那繼續持有呢?應該賣出。
這包含知道該怎麼做,除非你是抱著實驗心態買買看。
2. 如果會買一次,那幹嘛賣出呢?繼續持有。
如果你進場理由是「認為盈餘因為某原因會成長」,那麼促成成長原因消失,或者盈餘成長滿足目標,這時你該出場。
如果你進場理由是「本益比」,價格當成理由,那麼當本益比到你會想買時,應該出場。
像經典長期分散投資買進持有策略,背後進場理由認為世界經濟科技發展,這理由會消失。
,理由不只一項,一個理由背後可能有許多影響因素,
但只要你自己進場原因足夠,該如何出場並判斷。
進場理由是綜合性,其中有一些是決定「持有否」,有些是決定「時機點」,
我們應該關注是「持有否」這理由是否消失,至於時機點只是讓持有操作明確(但是)輔助而已。
如果你進場理由是「均線上揚且價格突破」,其中均線上揚是持有理由,認為市場有動能,價格突破是時機點,
那麼出場其取決於均線是否呈現上揚趨勢。你可以出場設定一個時機點,但出場,誤判買回來。
你進場理由,是看好該產業趨勢,
但某天你看到價格暴跌,這時你應該賣出嗎?
你進場理由,是認為該公司體質、創造獲利能力產品競爭力,
但某天公司某一個廠房發生火災,這時你應該賣出嗎?
你進場理由,是看好明年盈餘有望現在成長許多,
但某天你看到聞説法人大舉賣出,這時你應該賣出嗎?
判斷關鍵於,出場理由是否有影響到你當初持有原因?
價格暴跌是因為產業發展值得期待,還是只是大跌?
某廠房發生火災,是否影響該公司創造獲利能力、影響產品競爭力?
法人大舉賣出,是否影響你明年盈餘成長判斷?
有些可能有影響,大多則完全無關,
但人們會受到情緒影響,覺得擔心、恐慌,想要賣掉出場,只是想要解決自己情緒,而不是理性判斷結果。
投資裡面,瞭解決情緒而買賣,賭場裡面為了刺激感而投幣,兩者沒有差異。-市場先生
知道怎麼出場人,可能性其進場原因沒想。
例如:
1. 聽朋友報明牌説某一家公司可能會漲?…所以出場理由,是你朋友看法改變?
2. 聞説,某一家公司最近簽了訂單?…所以出場理由是,訂單效果反應股價?
3. 感覺某家公司很老牌,應該?…所以出場理由是,你有一天這樣感覺?
上述幾個原因,如果作為進場理由,你判斷何時該出場,或者很欠缺邏輯性。
進場沒想,出場一團。
「投資」並不是賣出,只是買進理由沒有消失
「進場理由是否消失?」
這個問題如果想,有很多衍生概念,
「這世界上沒有長線交易,只有變成長線部位。」-禮物
意思是,
長線是短線「確認」性,選擇繼續持續持有,
後變成長線,而不是一開始它當成長線來交易。
這過程可能有變數,
某一天買進理由消失,即使你做是投資打算,那應該確實執行賣出。
市場先生認為,所謂長期投資,只是選擇符合投資進場條件,
但會會變成投資,並不是我們決定,而是市場決定。
(下面這段,新手看不懂可以跳過,重點是上面怎麼判斷出場)
談談「出場」,前面我交替使用「賣出」與「出場」兩個詞,
賣出是出場一種方式,大多數人市場中是買進做多,因此賣出直接理解出場。
不過有些人不是如此,你可以選擇放空,這時買進才是出場。
「出場」這個稱呼我認為,會你使用賣出這個稱呼,可以避免自己想法受限。
但有些人會「停損」理解出場,他們問:「應該停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