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g Kong
  • Daily

【初學者財務分析分析什麼公司】這15個基本面指標 |財報分析入門教學 |財務報表分析重點教學 |

11 月 3, 2022 公司

財報分析 又稱為 基本面分析 ,
只要想投資股票,不管是價值投資或是想找成長股、定存股,
都需要企業的財務數字做依據。
即使是ETF和基金這些看似跟財報無關的組合,其實也都是由一檔檔股票組成,
而想了解這些投資組合的特性,也需要基礎的財報閱讀能力。

這一系列教學市場先生整理關於閱讀財報的基本知識教學。

首先這篇文章就來談閱讀財報的基本概念。

文章內容目錄

財報是什麼?

財報就是公司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書面報表。
每個公司的財報表,通常都是需要由政府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進行審核,用以確保財報的準確性,
以利後續的稅收、融資或其他投資目的的利用。

財報分析 很難嗎?不看財報可以嗎?

我自己剛開始投資時,其實很怕看財報,
因為畢竟不是本科系出身,看到那些報表和文字就覺得很頭大,
所以在那之前我都只看技術分析和籌碼分析。
可閱讀:為什麼新手學投資不要從技術分析開始?

大約是學投資3年多以後,真正開始了解看財報,
從一開始去觀察各種財務數字比率,到後來直接下載整個財報慢慢看完,
有些只是看過而已沒什麼幫助,
有些則是看完後幫我解答了疑惑、甚至從中得到一些獲利的線索。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剛開始學的時候會覺得財報很難,
但現在回頭看我認為財報是基礎的必備技能。

如果你能學會看財報,對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

財報知識不是只能用在投資上,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1. 朋友開了一間餐廳想找你投資,你應該投資嗎?
如果你有基礎財報知識,從損益表就有機會看出他的成本分布、是否某些開支過高、有沒有潛在的風險?

2. 找工作時面試了幾間大企業,該去他們公司上班嗎?
如果你會看財報,你可以預期公司是否有能力支付你更高的薪水、哪個部門最有潛力。

3. 假如有一天你創業,財報基礎知識能幫你更了解如何營運好自己的公司。

不會看財報可以投資嗎?當然可以,只是風險高很多

反過來先一個問題是:如果不看財報,你還可以看什麼?

很多人會看股價變化,問題是價格變化短期內有太多隨機性,
長期而言股價雖然部分能反映企業價值,但也有時候過度了反映了市場情緒。

換句話說,如果你完全不看財報投資,
短期內就是在買低賣高投機,長期則是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恐慌影響。

投機並非不好,對於想投機的人來說,不看財報也許這不是問題,
但如果你原本是想投資,那這樣的結果就不怎麼好了。

而一切的源頭,很就只是我們單純覺得:財報好像很難?

但市場先生認為,了解財報運用的方式,
其實也許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

正確學財報分析:根據你的目的,夠用就好

大多數人應該都有個經驗是,以前學校學了一堆東西,出社會後都用不到?

其實市場先生自己在學投資的時候也是類似的感覺,
看了很多本財報分析的書,自己也讀了很多財報,但其中最後真的對我有用的只佔少數。

後來我就想:一般人真的需要懂這麼多嗎?

我真的需要變得跟那些專家一樣嗎?
更重要的是,那些專家真的有賺比較多嗎?
經年累月學習變成一個財報高手,對我的人生划算嗎?

答案每個人都不同,
有些人想做好個股分析,也有足夠的時間研究,
但也有許多人只想要專注在自己的本業上,上班也很忙,投資只想作為資產成長的輔助。
也有些人想從財報中鑽研出別人沒發覺的資訊,並且得到額外的利潤。

那你需要學多少呢?

學習財報分析怎麼學?快速給新手的3個學習方向

坊間很多地方都有在教投資,但門派很多,大多都有一套自己的邏輯,
方法似乎都各有各的道理,那到底自己會適合用哪一套呢?

前面有提到,並不是學越多越有用,而是應該看你的投資目標決定。

以下市場先生根據自己的經驗,
把學習財報大致分成3種不同方向的投資目標,
如果你是投資新手,可以先看看哪一種方向最適合自己:

適合對象:沒有太多時間研究投資、想專注於本業

目標長期年化報酬率:5~10%,跟隨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的報酬率

需要學習的技能:了解長期會發生的事、學會觀察各種基本的財務指標

成功的關鍵:有一筆可以長期只用於投資的資金、不要想賺更多

這類方法我認為最適合大多數人,使用上也最簡單,
原因是只要了解股票市場長期會隨經濟成長,以及一段時間一定會遇到大跌的特性,
就可以透過單筆買進持有、定期定額,通常在標的上也建議考慮風險進行資產配置,分配股票以外的資產,讓過程更加平穩,這樣持有一個長期的投資組合,賺取股市長期而言5~10%的年化報酬率。

聽起來很簡單,但這麼簡單有些人用起來卻還是賠錢,主要常見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錢太少或者用生活費來操作,在景氣不好時,不得不在低檔錯誤的時機賣掉投資標的,把錢挪作其他用途。
一個是想賺更多,想更好的買低賣高,或是選一些看起來似乎能賺更多的標的,而對這些決策常常缺乏研究、聽別人的明牌買進,因此遇到空頭時會恐慌、多頭時怕買貴不敢進場,長期下來自然沒有太大收穫。

為什麼要學習各種指標呢?
原因是不管是ETF或基金,都是持有一籃子的股票或債券,透過觀察持股中佔比高的幾檔股票的財務指標,你會對持股更有信心。
由於這類投資方法必然也會經歷空頭,
了解基本的財務指標,可以幫助你在空頭時對自己的投資標的更有信心,甚至在適合的時間點能勇於加碼。

在學習上可以先了解什麼是基金與ETF,可閱讀:

1. 基金投資入門教學懶人包

2. ETF投資入門教學懶人包

3. 什麼是資產配置 (這也很重要,關乎能否真的長期執行)

適合對象:有充足的時間用在研究投資,資金至少500萬以上

目標長期年化報酬率:10~20%,大概是跟基金經理人同樣等級

需要學習的技能:對各種財務指標非常的熟悉,能簡單的看完公司的財報文件

成功的關鍵:克服恐懼、耐心等待、有能力在大跌時進場並抱住持股、最好能回測驗證你的方法、不要去投資自己不懂的東西

這類集中投資的方法,通常會集中鎖定在少數一些股票上,長期的持有或者買低賣高,
對這些股票會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因此很基本必須具備能看完整本財報並做出基礎分析判斷的能力,
初期要了解整間企業、多尋找標的,會花不少時間。

為什麼說資金至少500萬以上呢?好吧其實100萬也可以,只是可以思考一下,
如果研究時間都花了,好不容易賺15%,結果資金只有100萬,等於才賺15萬,
而完全不花時間分散投資,假設報酬率8%也有8萬,但可能你一年卻花了上百小時的研究只比分散投資多賺7萬元,對你的人生幫助很有限。
可能還不如拿這些時間去加班或兼差、提升自己的技能能賺得更多。
注意,這還是假設有獲利的情況,投資是有不確定性的,並不是投入時間研究事情就絕對會符合預期。
可閱讀:注意你的「投資時薪」可能比超商打工還低?

想賺取超額報酬,方法有很多,總結來說會歸為兩類:
一類是「選股」:挑出優於指數的標的
一類是「擇時」:選擇買低賣高的時間點
在學習財務分析時,有許多指標對選股和擇時有幫助。
而只要牽涉到分析方法和數據,其實都可以先用歷史資料作驗證,因此如果能回測,會對你的投資更有幫助。

至於報酬率,股神巴菲特是20%左右,一般人長期大概10%~30%中間,
先心理有個基礎預期就好,想貪心賺更多通常後果不大好,
因為你時間有限,所以也不大可能所有投資標的都深入研究,千萬不要去買自己不懂的東西。

為什麼沒辦法賺更多?

原因是,你知道的好公司…別人也知道阿,
因此能幫你賺更多的公司,相對的也就越昂貴。

而集中投資之所以能創造額外獲利,除了來自分析的基礎判斷以外,就是來自人性,
你做了足夠研究,因此能買進別人沒發現的好標的(這很少因為大家都在找,而且不一定別人看錯你看對)、別人不敢買的標的、在別人不敢進場時進場,因此能賺比較多,
因此耐心、克服恐懼、大跌時抱的住股票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質。
可閱讀:好的投資分析方法必要條件:大多數人不知道或做不到

適合對象:全職投資者,資金至少5000萬以上

目標長期年化報酬率:至少20%以上,不然為什麼要這麼拚呢

需要學習的技能:能閱讀大量財報、對投資的公司非常熟悉

成功的關鍵: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

全職投資者在做的事情,就是集中投資的升級版:研究更多公司、觀察更多數據細節、做更多的統計數據,
能不能賺到錢是一回事,時間都花下去了,如果本金太少實在很不划算、也很難操作。
很多人幾百萬或2000萬資金就全職操作,我覺得這樣壓力還是太大,應該至少5000萬,
而如果是操作別人的資金,就還要顧及過程波動不能太大(大盤不好時很難控制)。

全職投資者的領域不在市場先生能討論的範圍,
一方面這條路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包含我自己也不是全職投資者,
我身邊走到這條路的朋友們,都是很早就立定志向目標要做資產管理或目標想成為下個巴菲特的人,
他們之中有些人的確做的不錯,但真的是鳳毛麟角。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確定性太高。

雖然我上面說目標的年化報酬率是20%以上,
但投資有賺有賠,沒有經過足夠長的時間之下,又有誰能掛出保證呢?

也有些投資方法為了追求高報酬,
操作上會更短線、會用比較大的財務槓桿,例如期貨、權證、選擇權、外匯保證金等等,
槓桿放大後賺錢時獲利的確很高,而虧損時幅度也比較大,有時短期看起來報酬率超高,但長期下來結果也很難說。
我認為槓桿或衍生商品並非壞事,但的確難度比較高

至於坊間很多課程教你成為專業投資人,
我只能說對大多數人來說沒必要,一般人即使學會了也沒那個本金操作,
如果堅持要走這條路,我只能給你說一聲加油!

財報分析 又稱為 基本面分析 , 只要想投資股票,不管是價值投資或是想找成長股、定存股, 都需要企業的財務數字做依據。 即使是ETF和基金這些看似跟財報無關的組合,其實也都是由一檔檔股票組成, 而想了解這些投資組合的特性,也需要基礎的財報閱讀能力。

這一系列教學市場先生整理關於閱讀財報的基本知識教學。

首先這篇文章就來談閱讀財報的基本概念。

財報是什麼?

財報就是公司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書面報表。 每個公司的財報表,通常都是需要由政府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進行審核,用以確保財報的準確性, 以利後續的稅收、融資或其他投資目的的利用。

財報分析 很難嗎?不看財報可以嗎?

我自己剛開始投資時,其實很怕看財報, 因為畢竟不是本科系出身,看到那些報表和文字就覺得很頭大, 所以在那之前我都只看技術分析和籌碼分析。 可閱讀:為什麼新手學投資不要從技術分析開始?

大約是學投資3年多以後,真正開始了解看財報, 從一開始去觀察各種財務數字比率,到後來直接下載整個財報慢慢看完, 有些只是看過而已沒什麼幫助, 有些則是看完後幫我解答了疑惑、甚至從中得到一些獲利的線索。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剛開始學的時候會覺得財報很難, 但現在回頭看我認為財報是基礎的必備技能。

如果你能學會看財報,對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

財報知識不是只能用在投資上,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1. 朋友開了一間餐廳想找你投資,你應該投資嗎? 如果你有基礎財報知識,從損益表就有機會看出他的成本分布、是否某些開支過高、有沒有潛在的風險?

2. 找工作時面試了幾間大企業,該去他們公司上班嗎? 如果你會看財報,你可以預期公司是否有能力支付你更高的薪水、哪個部門最有潛力。

3. 假如有一天你創業,財報基礎知識能幫你更了解如何營運好自己的公司。

不會看財報可以投資嗎?當然可以,只是風險高很多

反過來先一個問題是:如果不看財報,你還可以看什麼?

很多人會看股價變化,問題是價格變化短期內有太多隨機性, 長期而言股價雖然部分能反映企業價值,但也有時候過度了反映了市場情緒。

換句話說,如果你完全不看財報投資, 短期內就是在買低賣高投機,長期則是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恐慌影響。

投機並非不好,對於想投機的人來說,不看財報也許這不是問題, 但如果你原本是想投資,那這樣的結果就不怎麼好了。

而一切的源頭,很就只是我們單純覺得:財報好像很難?

但市場先生認為,了解財報運用的方式, 其實也許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

正確學財報分析:根據你的目的,夠用就好

大多數人應該都有個經驗是,以前學校學了一堆東西,出社會後都用不到?

其實市場先生自己在學投資的時候也是類似的感覺, 看了很多本財報分析的書,自己也讀了很多財報,但其中最後真的對我有用的只佔少數。

後來我就想:一般人真的需要懂這麼多嗎?

我真的需要變得跟那些專家一樣嗎? 更重要的是,那些專家真的有賺比較多嗎? 經年累月學習變成一個財報高手,對我的人生划算嗎?

答案每個人都不同, 有些人想做好個股分析,也有足夠的時間研究, 但也有許多人只想要專注在自己的本業上,上班也很忙,投資只想作為資產成長的輔助。 也有些人想從財報中鑽研出別人沒發覺的資訊,並且得到額外的利潤。

那你需要學多少呢?

學習財報分析怎麼學?快速給新手的3個學習方向

坊間很多地方都有在教投資,但門派很多,大多都有一套自己的邏輯, 方法似乎都各有各的道理,那到底自己會適合用哪一套呢?

前面有提到,並不是學越多越有用,而是應該看你的投資目標決定。

以下市場先生根據自己的經驗, 把學習財報大致分成3種不同方向的投資目標, 如果你是投資新手,可以先看看哪一種方向最適合自己:

適合對象:沒有太多時間研究投資、想專注於本業

目標長期年化報酬率:5~10%,跟隨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的報酬率

需要學習的技能:了解長期會發生的事、學會觀察各種基本的財務指標

成功的關鍵:有一筆可以長期只用於投資的資金、不要想賺更多

這類方法我認為最適合大多數人,使用上也最簡單, 原因是只要了解股票市場長期會隨經濟成長,以及一段時間一定會遇到大跌的特性, 就可以透過單筆買進持有、定期定額,通常在標的上也建議考慮風險進行資產配置,分配股票以外的資產,讓過程更加平穩,這樣持有一個長期的投資組合,賺取股市長期而言5~10%的年化報酬率。

聽起來很簡單,但這麼簡單有些人用起來卻還是賠錢,主要常見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錢太少或者用生活費來操作,在景氣不好時,不得不在低檔錯誤的時機賣掉投資標的,把錢挪作其他用途。 一個是想賺更多,想更好的買低賣高,或是選一些看起來似乎能賺更多的標的,而對這些決策常常缺乏研究、聽別人的明牌買進,因此遇到空頭時會恐慌、多頭時怕買貴不敢進場,長期下來自然沒有太大收穫。

為什麼要學習各種指標呢? 原因是不管是ETF或基金,都是持有一籃子的股票或債券,透過觀察持股中佔比高的幾檔股票的財務指標,你會對持股更有信心。 由於這類投資方法必然也會經歷空頭, 了解基本的財務指標,可以幫助你在空頭時對自己的投資標的更有信心,甚至在適合的時間點能勇於加碼。

在學習上可以先了解什麼是基金與ETF,可閱讀:

1. 基金投資入門教學懶人包

2. ETF投資入門教學懶人包

3. 什麼是資產配置 (這也很重要,關乎能否真的長期執行)

適合對象:有充足的時間用在研究投資,資金至少500萬以上

目標長期年化報酬率:10~20%,大概是跟基金經理人同樣等級

需要學習的技能:對各種財務指標非常的熟悉,能簡單的看完公司的財報文件

成功的關鍵:克服恐懼、耐心等待、有能力在大跌時進場並抱住持股、最好能回測驗證你的方法、不要去投資自己不懂的東西

這類集中投資的方法,通常會集中鎖定在少數一些股票上,長期的持有或者買低賣高, 對這些股票會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因此很基本必須具備能看完整本財報並做出基礎分析判斷的能力, 初期要了解整間企業、多尋找標的,會花不少時間。

為什麼說資金至少500萬以上呢?好吧其實100萬也可以,只是可以思考一下, 如果研究時間都花了,好不容易賺15%,結果資金只有100萬,等於才賺15萬, 而完全不花時間分散投資,假設報酬率8%也有8萬,但可能你一年卻花了上百小時的研究只比分散投資多賺7萬元,對你的人生幫助很有限。 可能還不如拿這些時間去加班或兼差、提升自己的技能能賺得更多。 注意,這還是假設有獲利的情況,投資是有不確定性的,並不是投入時間研究事情就絕對會符合預期。 可閱讀:注意你的「投資時薪」可能比超商打工還低?

想賺取超額報酬,方法有很多,總結來說會歸為兩類: 一類是「選股」:挑出優於指數的標的 一類是「擇時」:選擇買低賣高的時間點 在學習財務分析時,有許多指標對選股和擇時有幫助。 而只要牽涉到分析方法和數據,其實都可以先用歷史資料作驗證,因此如果能回測,會對你的投資更有幫助。

至於報酬率,股神巴菲特是20%左右,一般人長期大概10%~30%中間, 先心理有個基礎預期就好,想貪心賺更多通常後果不大好, 因為你時間有限,所以也不大可能所有投資標的都深入研究,千萬不要去買自己不懂的東西。

為什麼沒辦法賺更多?

原因是,你知道的好公司…別人也知道阿, 因此能幫你賺更多的公司,相對的也就越昂貴。

而集中投資之所以能創造額外獲利,除了來自分析的基礎判斷以外,就是來自人性, 你做了足夠研究,因此能買進別人沒發現的好標的(這很少因為大家都在找,而且不一定別人看錯你看對)、別人不敢買的標的、在別人不敢進場時進場,因此能賺比較多, 因此耐心、克服恐懼、大跌時抱的住股票都是基本的心理素質。 可閱讀:好的投資分析方法必要條件:大多數人不知道或做不到

適合對象:全職投資者,資金至少5000萬以上

目標長期年化報酬率:至少20%以上,不然為什麼要這麼拚呢

需要學習的技能:能閱讀大量財報、對投資的公司非常熟悉

成功的關鍵: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

全職投資者在做的事情,就是集中投資的升級版:研究更多公司、觀察更多數據細節、做更多的統計數據, 能不能賺到錢是一回事,時間都花下去了,如果本金太少實在很不划算、也很難操作。 很多人幾百萬或2000萬資金就全職操作,我覺得這樣壓力還是太大,應該至少5000萬, 而如果是操作別人的資金,就還要顧及過程波動不能太大(大盤不好時很難控制)。

全職投資者的領域不在市場先生能討論的範圍, 一方面這條路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包含我自己也不是全職投資者, 我身邊走到這條路的朋友們,都是很早就立定志向目標要做資產管理或目標想成為下個巴菲特的人, 他們之中有些人的確做的不錯,但真的是鳳毛麟角。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確定性太高。

雖然我上面說目標的年化報酬率是20%以上, 但投資有賺有賠,沒有經過足夠長的時間之下,又有誰能掛出保證呢?

也有些投資方法為了追求高報酬, 操作上會更短線、會用比較大的財務槓桿,例如期貨、權證、選擇權、外匯保證金等等, 槓桿放大後賺錢時獲利的確很高,而虧損時幅度也比較大,有時短期看起來報酬率超高,但長期下來結果也很難說。 我認為槓桿或衍生商品並非壞事,但的確難度比較高

至於坊間很多課程教你成為專業投資人, 我只能說對大多數人來說沒必要,一般人即使學會了也沒那個本金操作, 如果堅持要走這條路,我只能給你說一聲加油!

我們曾經是工程師,接觸過股票、權證、選擇權等等你可能想過的投資工具,也曾經每天盯盤想快速賺錢,但最後發現這些都不是穩定的方法,太容易小賺大賠了。於是我們開始到處學習穩定的投資方法,終於找到可以讓我們安心穩定獲利的投資方式「價值投資」。

➩ 點圖:免費索取「FT教學」

➩ 點圖:免費索取「TD教學」

點我 ➩ 參加免費美股分享會 (線上or實體)

2022-10-26

你通常也會聽到有三種對於股票的分析方式,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其實這三種方式 George 都曾在台股嘗試過。

基本面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看公司財報,穩定但是花時間;技術面就是看技術指標,但容易遇到指標失準;籌碼面是每天法人真實買賣的紀錄,但是法人偏偏也很愛戲弄散戶。

所以最後我得到的結論是,「買股票真的必須回歸到本質,股票真的是一間公司所發行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專注在公司的基本面上,對於散戶,我們必須找到會穩定成長的企業才是真正穩健投資的方法。

基本面 vs 技術面,分析股票哪個方法好?

為什麼你投資股票要學基本面分析? 不是可以賺錢就好了嗎?

技術分析複雜程度低,看似又可以快速賺錢,是不是選擇用技術分析就好,也就不用學這麼複雜的基本面分析了? 

當然不是這樣啊!! 這邊我們還是必須承認,我們以前就是不想學習難的基本面……

卻用了比較沒有邏輯性的技術分析在買賣股票,後來發現怎麼好像預估錯誤的次數偏多,就像個反指標一樣?  (嘆氣…..)

(往右滑)

基本面分析

技術面分析

複雜程度

較高

較低

適用週期

長期投資

 (單位:年)

短期投資

(單位:月)

邏輯性

非常強(財報分析)

較弱(統計學、圖像學)

投資風險

較低

較高

核心理念

1. 根據公司競爭力、產業作分析

2. 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成長性、經營風險

1. 根據成交量、形態學作分析

2. 所有指標背後意義代表所有交易紀錄,是「統計學」的結果

背後邏輯性

1. 財報沒有作假

2. 企業價值長期會反映在股價上

1. 假設群眾會有某些情緒,進而反映在股價上的形態學

2. 假設歷史會重演

優點

1. 背後邏輯性超強,讓股東有信心可以長期持有

2. 不容易買到股價過高的股票,報酬與勝率都很高

1. 反應非常快,可以第一時間進場或脫離危險

缺點

1. 即時性較低,財報4個月才公布一次

2. 股價可能長期無法掉入合理價,會長期買不到股票

3. 財報可能被造假(ex: 瑞幸咖啡財報作假就會造成基本面分析失真)

1. 群眾有時可能會過度反應情緒,導致股價與實際價值脫鉤

2. 邏輯依據很弱,常常需要停損

3. 股價反應雖然很快,但也常常過度反應

4. 需要特別的藝術天分,否則很容易虧錢

長期報酬

可複利再複利

容易小賺大賠

新手推薦程度

就算要用技術分析,我認為也必須建立在基本面好的股票上會比較好喔!

因為技術分析的邏輯性真的偏差,更何況所有技術指標都是歷史交易紀錄的「統計學」,無法反應出公司的本質,甚至有可能被法人炒作。

☛ 延伸閱讀: 技術分析有盲點? 亂用技術分析輸錢很正常!

☛ 延伸閱讀: 股票及理財新手要怎麼開始?5種從「零」就能開始的好方法!

用「ABC系統法」找到長期投資的好股票

不盯盤、不花時間、每天可以安穩睡好覺

這樣輕鬆的投資方法很推薦給你

從下面按鈕可以免費報名美股講座喔!

學財報分析的重要性

談到了股票的基本面分析,我們覺得應該回到股票的本質上來討論,畢竟股票持有人就代表持有公司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股東的意思。

若股東想從股票獲利,背後的意義就是「公司必須持續賺錢獲利,股價才會上漲,或配發股息給股東」。

這個概念你可能覺得聽起來像是廢話,但就是因為太像廢話才被多數人所忽略,都忘記你自己持有股票代表自己是該公司的股東。

況且長期來看,「股價終究會回到基本面,也就是說股價長期永遠是跟基本面呈現高度正相關的關係」。

所以,這邊舉兩個例子讓你思考看看,假如你就是A、B公司的股東,什麼樣的基本面才是對股價有正向的幫助? 簡而言之就是你會覺得哪個對股東比較有保障?

(往右滑)

上市A公司

上市B公司

毛利率

很低

公司整體營運

賺錢

虧錢

是否配股息給股東

公司未來發展性

還算可以(ex: Visa信用卡)

看似非常好(ex: 當初台灣的太陽能產業)

股價表現

1年漲15%

1年漲25%

是否有基本面支撐股價

很顯然的是A公司是對於股東較有保障的公司,股價上漲完全是因為公司有賺錢才上漲。

相反B公司屬於對股東比較沒保障的公司,雖然股價也是有上升,但是股價上漲原因完全只建立於公司看似具有強烈的未來發展性,股價很常可能是被炒作上來的。

財報分析的重點:三大財務報表

三大財務報表簡單來說就是公司的成績單,即使我們不知道公司是如何獲利的,但我們可以透過公司的「成績單(這邊指三大財務報表)」來判斷這間公司的營運好壞。

你不需要了解怎麼製作財務報表,通常那是會計系的人才會比較了解如何製作它。這邊你只要學會看得懂財務報表就可以囉! 

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財務報表的人,我們強烈建議你可以先看看下方的影片,這樣你才能比較快進入狀況~

建議可以先看這個影片再繼續往下看,影片會協助你更加了解財務報表喔!

三大財務報表

會計層面上意義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公司賺不賺錢的報表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公司的資產與負債有哪些

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公司資金使用狀況、資金流向 (流出&流入)

三大財務報表: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簡單來看損益表對於公司的影響,最終得到的淨利率如果越大越好,代表公司越賺錢。

對於公司來說就是盡可能地降低所有成本,也就是「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支出+所得稅」越少越好,最後才可以放大稅後淨利(淨收入 = Net Income)。

 

【這邊以星巴克Starbucks的營業模式來舉例】:

三大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在資產負債表中由3個種類組成,而「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也就是一間公司的所有資產會是向銀行的舉債,以及向股東借來的錢所組成。

對於你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股東權益囉! 畢竟我們就是股東,股東也只是借錢給公司作營運而已嘛~

 

【這邊以星巴克Starbucks的營業模式來舉例】:

三大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現金流量表由「營運活動、投資活動、融資(籌資)活動」所組成,不過你這邊只須關注最終計算出來的「自由現金流」即可,代表公司實質上到底有多少現金的一個指標。

 

【這邊以星巴克Starbucks的營業模式來舉例】:

財報分析:15個必看基本面重點

所有的財務數據基本上都是從三大財務報表衍伸出來的。所以想看懂以下財務數據以前,你最好還是把上方的三大財務報表先搞懂,再看稍為複雜的數據才能更快理解喔!

否則不懂三大財務報表,下面的表格對你來說只會是一推無意義的計算公式。

(往右滑)

計算方式

實際的意義

Revenue總營收

公司所有的收入費用

公司尚未扣除任何費用的總收入。

Gross Margin %毛利率 %

毛利率=(總營收-營業成本)÷總營收

代表產品的成本與總收入的關係。(一項產品扣掉直接成本,可從售價獲利幾%)

Operating Income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總營收-營業成本-營業費用

公司透過商業活動所獲得的收入,通常是提供產品及服務而來。

Operating Margin %營業利率 %

營業利率=營業利潤÷總營收

營業利率則是營業利潤與總營收的關係。(一項產品扣掉所有成本,可從售價獲利幾%)

Net Income淨收入

淨收入=損益表中的稅後淨利

是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關鍵。

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盈餘 (EPS)

EPS=淨收入(Net Income)÷普通股數

是公司的獲利指標,而通常EPS與股價也會有非常大的關連性。

Dividends股息

公司發給股東的現金

類似放銀行定存,所領到利息的概念。

Payout Ratio %股息發放率

股息發放率=當年現金股利÷ EPS×100%

公司拿了多少比例所賺到的錢來配給股東當作股息(現金股利)。

Book Value Per Share每股淨資產

BVPS=(總資產-總負債)÷普通股數

企業把所有資產變現,並償還債務後所剩餘的部份。

Operating Cash Flow營運現金流

公司透過「本業營運實際總流入的現金」

公司生產營運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值,包括所有折舊與攤提。

Cap Spending資本支出

泛指投放在資產上的資金

購入未來可替公司增加經濟效益的固定資產。如廠房、機器設備等。

Free Cash Flow自由現金流

自由現金流=所有現金收入-所有現金支出

是公司可自由運用的現金流,衡量公司手上持有現金的狀況。

Return on Equity %股東權益報酬率 %

ROE=淨收入÷股東權益

公司利用資產淨值產生利益的能力,也就是公司替股東賺錢的能力。

Interest Coverage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淨收入÷利息費用

衡量一間公司支付負債利息的能力,如果數值愈高就代表企業還錢的能力越好。

Net Margin %淨利率%

淨利率%=淨收入÷總營收

公司從總營收中計算淨收入的比例

【從0系統性學會看公司數據!】

「公司數據這麼多,到底哪一個才重要啊?」

手把手一步一步帶著你解讀財報

教你怎麼從茫茫大海中選到優質股

點擊下面連結免費看免費教學吧!

基本財務數據非常非常多,但是和股價最有直接正相關的數據就是EPS(每股盈餘)了。

以下方蘋果公司(AAPL)為例子,2006年~2015年,甚至到今天的2020年,由於公司獲利不斷成長,在EPS不斷上升的情狀下,股價長期來看也是不斷上漲的。

EPS與股價長期間會存在著某種倍數關係,例如蘋果公司從2006年~2020年,股價都大概是EPS的15~25倍,而這個倍數關係也就是下一段會介紹的「本益比」,而本益比必須長期觀察才有參考價值,短期一兩天的變動是沒有意義的。

☛ 延伸閱讀:【股市大跌被套怎麼辦?】要先賣股票?還是持續加碼好股票?

隨股價變動的基本面數據:本益比、股息殖利率

為什麼這邊會特別把本益比還有股息殖利率特別拉出來講呢? 因為本益比、股息殖利率的計算方式會每天會隨著股價而有所變化,所以每天的數值不一樣是很正常的!

另外,本益比、股息殖利率的計算方式會牽涉到股價,因此很多投資者會利用這兩個指標來回推該有的合理股價。

以本益比估價法來說「股價=本益比×EPS」,只要找到相對低的本益比,投資人就可以估算出較合理的價格入場。

(往右滑)

計算方式

實際的意義

Price/Earnings (PE ratio)本益比 (市營率)

本益比=股價÷EPS

本益比可以想像成公司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本的概念

我們曾經是工程師,接觸過股票、權證、選擇權等等你可能想過的投資工具,也曾經每天盯盤想快速賺錢,但最後發現這些都不是穩定的方法,太容易小賺大賠了。於是我們開始到處學習穩定的投資方法,終於找到可以讓我們安心穩定獲利的投資方式「價值投資」。

➩ 點圖:免費索取「FT教學」

➩ 點圖:免費索取「TD教學」

點我 ➩ 參加免費美股分享會 (線上or實體)

2022-10-26

你通常也會聽到有三種對於股票的分析方式,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其實這三種方式 George 都曾在台股嘗試過。

基本面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看公司財報,穩定但是花時間;技術面就是看技術指標,但容易遇到指標失準;籌碼面是每天法人真實買賣的紀錄,但是法人偏偏也很愛戲弄散戶。

所以最後我得到的結論是,「買股票真的必須回歸到本質,股票真的是一間公司所發行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專注在公司的基本面上,對於散戶,我們必須找到會穩定成長的企業才是真正穩健投資的方法。

基本面 vs 技術面,分析股票哪個方法好?

為什麼你投資股票要學基本面分析? 不是可以賺錢就好了嗎?

技術分析複雜程度低,看似又可以快速賺錢,是不是選擇用技術分析就好,也就不用學這麼複雜的基本面分析了? 

當然不是這樣啊!! 這邊我們還是必須承認,我們以前就是不想學習難的基本面……

卻用了比較沒有邏輯性的技術分析在買賣股票,後來發現怎麼好像預估錯誤的次數偏多,就像個反指標一樣?  (嘆氣…..)

(往右滑)

基本面分析

技術面分析

複雜程度

較高

較低

適用週期

長期投資

 (單位:年)

短期投資

(單位:月)

邏輯性

非常強(財報分析)

較弱(統計學、圖像學)

投資風險

較低

較高

核心理念

1. 根據公司競爭力、產業作分析

2. 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成長性、經營風險

1. 根據成交量、形態學作分析

2. 所有指標背後意義代表所有交易紀錄,是「統計學」的結果

背後邏輯性

1. 財報沒有作假

2. 企業價值長期會反映在股價上

1. 假設群眾會有某些情緒,進而反映在股價上的形態學

2. 假設歷史會重演

優點

1. 背後邏輯性超強,讓股東有信心可以長期持有

2. 不容易買到股價過高的股票,報酬與勝率都很高

1. 反應非常快,可以第一時間進場或脫離危險

缺點

1. 即時性較低,財報4個月才公布一次

2. 股價可能長期無法掉入合理價,會長期買不到股票

3. 財報可能被造假(ex: 瑞幸咖啡財報作假就會造成基本面分析失真)

1. 群眾有時可能會過度反應情緒,導致股價與實際價值脫鉤

2. 邏輯依據很弱,常常需要停損

3. 股價反應雖然很快,但也常常過度反應

4. 需要特別的藝術天分,否則很容易虧錢

長期報酬

可複利再複利

容易小賺大賠

新手推薦程度

就算要用技術分析,我認為也必須建立在基本面好的股票上會比較好喔!

因為技術分析的邏輯性真的偏差,更何況所有技術指標都是歷史交易紀錄的「統計學」,無法反應出公司的本質,甚至有可能被法人炒作。

☛ 延伸閱讀: 技術分析有盲點? 亂用技術分析輸錢很正常!

☛ 延伸閱讀: 股票及理財新手要怎麼開始?5種從「零」就能開始的好方法!

用「ABC系統法」找到長期投資的好股票

不盯盤、不花時間、每天可以安穩睡好覺

這樣輕鬆的投資方法很推薦給你

從下面按鈕可以免費報名美股講座喔!

學財報分析的重要性

談到了股票的基本面分析,我們覺得應該回到股票的本質上來討論,畢竟股票持有人就代表持有公司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股東的意思。

若股東想從股票獲利,背後的意義就是「公司必須持續賺錢獲利,股價才會上漲,或配發股息給股東」。

這個概念你可能覺得聽起來像是廢話,但就是因為太像廢話才被多數人所忽略,都忘記你自己持有股票代表自己是該公司的股東。

況且長期來看,「股價終究會回到基本面,也就是說股價長期永遠是跟基本面呈現高度正相關的關係」。

所以,這邊舉兩個例子讓你思考看看,假如你就是A、B公司的股東,什麼樣的基本面才是對股價有正向的幫助? 簡而言之就是你會覺得哪個對股東比較有保障?

(往右滑)

上市A公司

上市B公司

毛利率

很低

公司整體營運

賺錢

虧錢

是否配股息給股東

公司未來發展性

還算可以(ex: Visa信用卡)

看似非常好(ex: 當初台灣的太陽能產業)

股價表現

1年漲15%

1年漲25%

是否有基本面支撐股價

很顯然的是A公司是對於股東較有保障的公司,股價上漲完全是因為公司有賺錢才上漲。

相反B公司屬於對股東比較沒保障的公司,雖然股價也是有上升,但是股價上漲原因完全只建立於公司看似具有強烈的未來發展性,股價很常可能是被炒作上來的。

財報分析的重點:三大財務報表

三大財務報表簡單來說就是公司的成績單,即使我們不知道公司是如何獲利的,但我們可以透過公司的「成績單(這邊指三大財務報表)」來判斷這間公司的營運好壞。

你不需要了解怎麼製作財務報表,通常那是會計系的人才會比較了解如何製作它。這邊你只要學會看得懂財務報表就可以囉! 

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財務報表的人,我們強烈建議你可以先看看下方的影片,這樣你才能比較快進入狀況~

建議可以先看這個影片再繼續往下看,影片會協助你更加了解財務報表喔!

三大財務報表

會計層面上意義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公司賺不賺錢的報表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公司的資產與負債有哪些

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公司資金使用狀況、資金流向 (流出&流入)

三大財務報表: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簡單來看損益表對於公司的影響,最終得到的淨利率如果越大越好,代表公司越賺錢。

對於公司來說就是盡可能地降低所有成本,也就是「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支出+所得稅」越少越好,最後才可以放大稅後淨利(淨收入 = Net Income)。

 

【這邊以星巴克Starbucks的營業模式來舉例】:

三大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在資產負債表中由3個種類組成,而「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也就是一間公司的所有資產會是向銀行的舉債,以及向股東借來的錢所組成。

對於你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股東權益囉! 畢竟我們就是股東,股東也只是借錢給公司作營運而已嘛~

 

【這邊以星巴克Starbucks的營業模式來舉例】:

三大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現金流量表由「營運活動、投資活動、融資(籌資)活動」所組成,不過你這邊只須關注最終計算出來的「自由現金流」即可,代表公司實質上到底有多少現金的一個指標。

 

【這邊以星巴克Starbucks的營業模式來舉例】:

財報分析:15個必看基本面重點

所有的財務數據基本上都是從三大財務報表衍伸出來的。所以想看懂以下財務數據以前,你最好還是把上方的三大財務報表先搞懂,再看稍為複雜的數據才能更快理解喔!

否則不懂三大財務報表,下面的表格對你來說只會是一推無意義的計算公式。

(往右滑)

計算方式

實際的意義

Revenue總營收

公司所有的收入費用

公司尚未扣除任何費用的總收入。

Gross Margin %毛利率 %

毛利率=(總營收-營業成本)÷總營收

代表產品的成本與總收入的關係。(一項產品扣掉直接成本,可從售價獲利幾%)

Operating Income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總營收-營業成本-營業費用

公司透過商業活動所獲得的收入,通常是提供產品及服務而來。

Operating Margin %營業利率 %

營業利率=營業利潤÷總營收

營業利率則是營業利潤與總營收的關係。(一項產品扣掉所有成本,可從售價獲利幾%)

Net Income淨收入

淨收入=損益表中的稅後淨利

是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關鍵。

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盈餘 (EPS)

EPS=淨收入(Net Income)÷普通股數

是公司的獲利指標,而通常EPS與股價也會有非常大的關連性。

Dividends股息

公司發給股東的現金

類似放銀行定存,所領到利息的概念。

Payout Ratio %股息發放率

股息發放率=當年現金股利÷ EPS×100%

公司拿了多少比例所賺到的錢來配給股東當作股息(現金股利)。

Book Value Per Share每股淨資產

BVPS=(總資產-總負債)÷普通股數

企業把所有資產變現,並償還債務後所剩餘的部份。

Operating Cash Flow營運現金流

公司透過「本業營運實際總流入的現金」

公司生產營運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值,包括所有折舊與攤提。

Cap Spending資本支出

泛指投放在資產上的資金

購入未來可替公司增加經濟效益的固定資產。如廠房、機器設備等。

Free Cash Flow自由現金流

自由現金流=所有現金收入-所有現金支出

是公司可自由運用的現金流,衡量公司手上持有現金的狀況。

Return on Equity %股東權益報酬率 %

ROE=淨收入÷股東權益

公司利用資產淨值產生利益的能力,也就是公司替股東賺錢的能力。

Interest Coverage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淨收入÷利息費用

衡量一間公司支付負債利息的能力,如果數值愈高就代表企業還錢的能力越好。

Net Margin %淨利率%

淨利率%=淨收入÷總營收

公司從總營收中計算淨收入的比例

【從0系統性學會看公司數據!】

「公司數據這麼多,到底哪一個才重要啊?」

手把手一步一步帶著你解讀財報

教你怎麼從茫茫大海中選到優質股

點擊下面連結免費看免費教學吧!

基本財務數據非常非常多,但是和股價最有直接正相關的數據就是EPS(每股盈餘)了。

以下方蘋果公司(AAPL)為例子,2006年~2015年,甚至到今天的2020年,由於公司獲利不斷成長,在EPS不斷上升的情狀下,股價長期來看也是不斷上漲的。

EPS與股價長期間會存在著某種倍數關係,例如蘋果公司從2006年~2020年,股價都大概是EPS的15~25倍,而這個倍數關係也就是下一段會介紹的「本益比」,而本益比必須長期觀察才有參考價值,短期一兩天的變動是沒有意義的。

☛ 延伸閱讀:【股市大跌被套怎麼辦?】要先賣股票?還是持續加碼好股票?

隨股價變動的基本面數據:本益比、股息殖利率

為什麼這邊會特別把本益比還有股息殖利率特別拉出來講呢? 因為本益比、股息殖利率的計算方式會每天會隨著股價而有所變化,所以每天的數值不一樣是很正常的!

另外,本益比、股息殖利率的計算方式會牽涉到股價,因此很多投資者會利用這兩個指標來回推該有的合理股價。

以本益比估價法來說「股價=本益比×EPS」,只要找到相對低的本益比,投資人就可以估算出較合理的價格入場。

(往右滑)

計算方式

實際的意義

Price/Earnings (PE ratio)本益比 (市營率)

本益比=股價÷EPS

本益比可以想像成公司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本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