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g Kong
  • Daily

【50萬應該怎樣理財產品】找出適合你的資產配置 |給新手投資3堂課 |50萬元閒置資金理財100法則穩贏利 |

11 月 1, 2023 金融

編:如果手邊突然有一筆錢,例如繼承或存到100萬,該怎麼投資、理財,做資產配置?嫺人提醒,可釐3件事,幫自己確定方向,不管你是想透過購買美股、ETF、指數化投資,或是存股領高股息,還是買債券、基金,投資工具、資產配置買進時機,盤考量。對退休族來説,要小心。

‧ 有資族於投資覺得陌生,或是受過傷投資了,可是最近通貨膨脹,怕手邊好不容易存到100多萬變了。

‧ 有人是儲蓄險保單,或是解掉虧錢投資型保單,因此空出一筆錢。

‧ 有人是退休了,預計會領一筆退休金。

‧ 有人是承到一筆錢,馬上被理專建議購買投資型保單,想知道可不可以。

最近各公司股息發布,是一個時間點思考股息入帳後要如何運用;我自己退休前雖然是金融業上班,剛退休時,市面上可以投資工具研究過一遍,每一步小心。

不管這筆錢金額大小,要做功課是很類,因為目標是,我們希望這筆錢,但是害怕投資有風險,害怕虧錢。

雖然投資短期避免不了震盪和風險,但只要掌握下面3件事,它一些時間,可以看到。

你是希望資產可以成長?還是希望增加現金流?這兩者違背,但有迷思。

能幫助你100萬或是一筆錢能夠成長工具,主要追蹤股市大盤指數化投資,或是有人稱市值投資、總報酬投資,在台灣可以投資一檔ETF、但並不是所有ETF,而是像下表中這些需要人選股,被動投資幫你買下全市場商品。

‧ 全球市場股票:具備有分散性,會有集中投資某個國家風險。

‧ 美國股市:美國是全球股票市場,因此是許多人選擇,你可以只投資美國前500企業。

‧ 台灣股市:雖然台灣50只包含台灣股市市值70%,但具有代表性。上表大家熟悉、規模0050做範例,但你可以投資基本上是,但是費用率富邦台50(006208)。

雖然這些工具配息,但是過去歷史年化投資報酬率可以8%以上,所以説,股票還是抗通膨投資工具。找大型證券公司詢問,可以投資上面所有商品,小額定期定額問題。

有人會説,像是2022年,美國股市和台灣股市有20%上下跌幅,所以一點安全。指數投資並不是沒有風險,但這個批評只看到短期,而指數投資關鍵是要能持有。如果能夠持有20年、30年,股市是,由過去歷史資料顯示,虧損機率趨近於零。

那如果步入中年後,你擔心未來有20年、30年呢?股票還是資產要成長工具,你要做是不要all in股票,要透過資金比例配置來控制投資風險,而不是投資。

指數投資是股神巴菲特支持投資方式,在台灣有大學教授採用這個方式,因為這個方式、人人可以照做,並且得到接近市場報酬成果。

雖然有人會説,台股有許多投信發行共同基金績效比0050、006208,不過我個人沒有選擇原因是覺得選擇基金和選擇個股差不多困難,例如我2017年剛退休時差一點投資當時美國基金績效第一名「摩根士丹利美國增長基金」,但是它後來2022年一度跌了50%以上,大盤跌得多,名列前茅基金會如此震盪,那不要傷腦筋選基金,跟著大盤得到報酬,反而是人可以不用進進出出、可以安心持有選擇,若能持有,100萬是有可能10年後翻成2、3倍。

下面表上國泰00878和元0056,是大家能詳高股息ETF。0056來説,有時能有超過7%配息率,於是投資100萬一年可能可以領到7萬多股息,對很多人來説有吸引力。

‧ 股息於報酬,過去10年投資0056累積出來錢是投資0050、006208一大截。如果你喜歡配息而不介意這一點,那什麼可以。

‧ 股息於風險:00562022年熊市中跌了18%,因此還是要考慮資金做好配置。

至於00878,因為推出時間,沒有長期報酬率資料,2022年熊市中它虧損是9.86%,於0056和0050。

至於存個股呢?像是如果重壓金融股,2023年玉山金和華南金配息差不多是腰斬,我自己有存股,但是我注重投資產業分散,而如果資金只是100多萬元,要分散個股投資,建議避免。

股息股票ETF之外,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因為升息,美國公債、公司債配息提高,債券投資瞬間門。有一筆錢時候,配置一些債券上,符合現金流投資目的,可以分散集中投資股票市場風險。詳細請見之前關於債券投資專欄文章。

二、決定資金分配,資產配置

如果只有100萬,能做資產配置嗎?可以,是思考問題,這樣可以避免,全部投入同一種商品,結果受傷,例如像是台積電讓70萬人2023年初套牢。

有一筆錢,要如何思考投資分配比例?

那100或是110減去年齡,於是你可以投資股票比例,例如40歲人如果有100萬,那建議60萬到70萬投資股票ETF,剩下部分可以投資債券、放一點定存作為預備金。定存台幣定存之外,可以考慮一部分放利率美金定存,雖然美金有匯率風險,但全部持有台幣是風險,像是現在日幣貶值日本人出國應該會覺得有點貴。

你可以這筆錢加入你資產,例如本來有500萬,多100萬加進去,這總數600萬來計算上面説股債(和部分定存)應該配置比例,這個數字來決定要投入多少到股、債(或定存)當中。

有一筆錢時候,很掉資金配置,是銀行理專可能注意到你户頭有閒錢了,來建議你買些銀行正在主推產品,要提醒像是投資型保單是過去幾位讀者我分享買了後後悔,我離開金融業後解掉了,一則複雜、人瞭解,説費會吃掉報酬率,建議三思。

你可能因為一些話題而想要把握時機,例如2023年各大媒體報導債券投資機會,建議是資金分配為前提來決定投入金額,不管是股票市場,或是影響債券市場利率是預測,資產配置可以降低選錯邊站風險。

三、決定投入時間點,退休族

你可能聽過,許多研究顯示,單筆投入,,因為20、30年來説,單筆投入報酬率勝過定期定額。不過,如果萬一2022年初市場時候150元單筆買進0050,到2023年5月初,帳上虧損20%以上,時間內心情可能平復。

數位訂閲週年慶!歡慶時刻,邀請你免費暢讀所有經濟文。11/19前,分享文章,分享暢讀權限,邀請好友襄盛舉,掌握財經資訊,能抽東京雙人來回機票哦!

投資人驚濤駭浪虎年,即步入兔年,《今週刊》精選三本投資書,認識自己出發,將生活投資結合,面一年遊刃有餘。

八年二班「少年仔」葛瀚中(Mgk),憑著沖搭配波段操作,50萬元本金,累積財富數千萬元。許多投資人希望他公開致勝秘訣,他《我炒是人生、不是股票》這本書裡,記錄是他11年操作生涯中市場觀察心得。

葛瀚中認為,金融市場想獲利,沒有什麼致勝秘訣,沒有放諸四海準、人人適用招數,而是要瞭解自己投資目的,以及自身投資屬性開始,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方法。而這個市場充斥著明牌、法人或大户訊息,以及「鬆賺」、「無腦獲利」書籍或課程,彷彿跟著大户或上課,能股市賺錢,他書中花了很多篇幅探討並批判這些亂象以此開課賺錢老師。

舉個例子。證券交易所統計,2022年全體事沖交易總收益是負304.38元,2021年負453.27億元。葛瀚中這兩個數字解讀是,表面上2022年虧損金額2021年少,但「2022年是空頭年、總成交量多頭時2021年,所以若計算虧損幅度,2022年於2021年。」

葛瀚中進一步指出,這些數字告訴我們,「無論多頭或空頭年,沖是賠錢」,道這些沖輸錢人,沒有學過「沖勝」、上過「一本萬利」課嗎?其實,沖本身沒有問題,是多投資人瞭解自己其實適合沖。

如何瞭解自己?葛瀚中新手或小額投資人三個建議,「不開槓桿」。很多初入門投資人因為資金多,總想著小、一夕,因此現股沖或信用交易入手,「結果輸光。」

而葛瀚中初期資金多,但他是一張、兩張現股交易開始,往往每筆賺賠只有一、兩千元,但他中累積了交易經驗,以及價格波動掌握度,找到適合自己獲利頻率方法,等到資金成長到規模,才能開始放大部位。

第二個建議是「勇於停損」。「沒賣不算賠」是葛瀚中認為市場上投資人會有錯誤心態,原本只是想搶個短線,賠錢捨不得賣,後變成投資。

從行財務學角度解釋,多數人投資決策會有兩個盲點,是其產生停損後股價回到買進成本後悔感,多數人承擔價格繼續下跌風險。其次,面賺錢部位,來可能賺多,但多數人因為輸回去,選擇賣出,虧損部位反而捨不得賣,希望有一天能漲回來。這兩個盲點造成了「沒賣不算賠」錯誤認知。

葛瀚中認為,交易時犯、逆勢加碼錯誤,和這種心態有關。因此他書中表示,投資人要定義「交易輸贏」,將每天損益狀況歸零管理,並以每天資產淨值增減作為輸贏標準。例如昨天帳面虧損9萬、今天變虧損10萬元,你認知應該是「我今天輸了一萬」而不是「我輸」,唯有改變心態,才能認真執行停損、減輕損失。

葛瀚中第三個建議是「做紀錄」。這裡指紀錄不只是檢查帳單,而是檢視盤前到盤後、有前後果交易軌跡。他認為有這樣紀錄並時時翻閲,不但可以降低未來犯同樣錯誤機率,能激發新投資。

葛瀚中自己例,他每天盤前會記錄今天要採取什麼策略、選中哪些標、原因,設定進場停損停利價位;盤中記錄盤前設定計畫有無確實執行;盤後是報酬率策略檢討。

此外,他會記錄盤中「異象」,如某檔個股上下五檔出現掛單量、某檔ETF突然出現折(溢)價,他會思考並擬出因應道。他認為這樣訓練記錄,累積下來,面盤中突發狀況,會別人、降低損失,至於手足無措。

《我炒是人生、不是股票》中有一句話:「交易,是一趟認識自己旅程。」這本書中沒有吹噓績效,沒有賺手法,只有作者分享這些年來認識自己過程,他希望能帶著投資人一起認識自己,才能市場走得、走得。

《做股票像穿藍白拖》是八年級生操盤手「藍白拖主力」郭靖新寫作第一本投資書籍,書中整理他自二十歲以來投資經驗,從券商開户到買第一張股票,歷經虧損、賺錢,掌握其他金融工具,營業員、操盤工作,資本市場零開始、打滾七年多歷程。

郭靖雙親是公務員,鼓勵喜歡他碰股票,不過,他大學接觸到投資相關課程一頭鑽了進去。20歲生日那天,他到券商開户,買下人生中第一張股票,30歲不到,有投資履歷,但他坦言,各種投資小白犯錯,自己犯過。

例如書中提及新人、股海老手會犯「下錯單」錯誤,是買零股小資族來説,情況手滑零股買成整股,一不小心交割金額變一千倍。這種情形,會讓財力不夠人嚇一大跳。郭靖新書中寫道,方法馬上沖賣掉,損失錢總錢、違約交割來得。

延伸閱讀…

50萬元閒置資金理財100法則穩贏利

50萬怎麼理財?每年收益四五萬就行了。

簡單説,郭靖想結合自己投資學習歷程和操盤經驗,整理寫出一本可供入門投資人參考書,內容大學通識課程,希望讓投資新手建立正確觀念,學習停損、資產配置基礎,後可感興趣領域深入研究。

談到主要投資策略資金配置,郭靖新資金分為、波段和沖,排斥槓桿,不過,他強調衡量自己是否可以承受槓桿波動。他坦言過去吃過權證「歸零膏」、面臨股票期貨追繳保證金,而他虧損中學習風險。他認為,只要槓桿當成賭博機台,能意識風險和承受槓桿反撲,撥出一點小部位進行槓桿,可以加快學習腳步。

提到他長期投資,郭靖新強調「投資部位碰熟悉、複雜產業」,並偏向風險、殖利率標的。他表示,投資目前買不賣,存退休金想法進行存股,只要股價下殺,會持續買進。

哪些是郭靖熟悉複雜產業?書名《做股票像穿藍白拖》,他「生活投資法」尋找平易近人公司,觀察自身經驗掌握產業。例如四處可見超商7-11、全家持續一家開過一家,絲毫沒有收掉跡象,只要住家附近超商倒,郭靖新能放心地繼續投資下去。他投資佳格,因為午餐吃桂格大燕麥片,這成了他研究目標,不只可以從自身經驗觀察架上產品銷量,能觀察佳格是否用心研發新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物資、食品原料產業如中華食、聯華食、大統益是郭靖2023上半年十分看好產業。主要理由是,2022年因為戰爭,能源漲價、原物料成本拉高,導致食品原料廠侵蝕部分毛利;若今年戰況、通膨趨緩,食品價格下滑,這些原物料廠能受惠,加上目前股價下修,現在進場是時機。

至於波動投資策略,郭靖思路複雜,主要均線篩選,搭配主力買超,符合條件標的列入觀察名單。相反地,只要股價一跌破月線或是主力賣出,會出場,嚴格執行紀律。

除此之外,是他「投資策略」,幾千元可以買全額交割股,有機會成本獲取報酬,而風險頂多股票下市。他強調「跟買中樂透」,錢有可能像是丟進水裡,一去復返。

雖然説是樂透,但郭靖新不是閉著眼睛買全額交割股。他是做了大量功課分析,要有主力買超,若觀察到券商出現大單買進,像是公司工廠附近、創辦人老家附近券商只要有大量買進,選這時候進場,有機會可以提高勝率。

「其實,去年十月底,台股出現波段點後,市場恐慌氣氛,我開始分批加碼觀察成長股,這些新買標的,獲利三四成有。」擅長賺股利賺價差財經作家股海老牛表示。

面台股持續動盪一年,於內心懷抱著觀望恐懼心情投資人來説,他認為,資金控管得當前提下,逢、分批佈局成股,有助於提升獲利績效,因此現階段推薦《我只押成長股》這本書。

此話怎講?展望兔年,股海老牛揭示這本書此際的閲讀價值一共有三點:是市場聯準會升息態度「由鷹轉鴿」預期;其次是過去「藍燈買股票,燈數鈔票」歷史經驗,景氣燈號亮燈時進場投資,勝率。,每次景氣循環三五年,並以衰退、復甦、擴張、趨四階段一輪循環,因此景氣回到擴張期,只要能克服內心恐懼,分批鎖定獲利成長佳股票,等待,獲利勝率。不過,重點是要股價止跌回穩後,分批接,而不是盲目地接刀。

《我只押成長股》這本書作者拉爾夫.萬格(Ralph Wanger),股神巴菲特齊名,是美國歷史上投資奇才之一,他創立「橡子基金」,打造了、長期且報酬率。

50歲處於中老年階段,這個階段理財安全為第一核心要素,建議購買風險理財產品,建議如下,希望您有幫助。

大額存單存入40萬,安全有保障,3年和5年利率差不多,建議投資3年大額存單,工行銀行3年期月付息3.998%,收益率算中等,每個月利息1332元,利息夠吃喝。

2、存10萬元貨幣基金,滿足流動性要求大額存單是定期產品,提前取出損失筆利息,所以平時錢需要,可以10萬購買貨幣基金,如微信餘額+、餘額寶或者其他貨幣基金。

2、存10萬元貨幣基金,滿足流動性要求

大額存單是定期產品,提前取出損失筆利息,所以平時錢需要,可以10萬購買貨幣基金,如微信餘額+、餘額寶或者其他貨幣基金。

以上圖例,這是2019年北京地區定期存款利率表。大家可以看到,各大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相比2018年提升了,1年期定存利率可達2.15%,10萬元存1年利息是2150元,保障流動性同時能獲取利息。

以上圖例,這是2019年北京地區定期存款利率表。大家可以看到,各大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相比2018年提升了,1年期定存利率可達2.15%,10萬元存1年利息是2150元,保障流動性同時能獲取利息。

既然有10萬元1年定期存款以備不時需,那麼我們可以拿出20萬元辦理一個長期大額存單追求收益最大化。如上圖所示,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是4.18%,每年利息收入是8360元,性價比。

延伸閱讀…

辛苦賺來的50萬,我該如何做好新年理財規劃?

手裏有50萬現金,應該怎樣理財?

既然有10萬元1年定期存款以備不時需,那麼我們可以拿出20萬元辦理一個長期大額存單追求收益最大化。如上圖所示,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是4.18%,每年利息收入是8360元,性價比。

這是某銀行發行計息存款產品,支持提前支取、分段計息。打個比方,如果我們20萬元存了不到3個月,支取時存款利率0.35%;如果我們存了一年半,支取時2.175%計算利息;如果我們存了三年半,支取時4.125%計算利息;如果我們存夠了5年,支取時5.45%計算利息,計息存款處於能夠實現收益最大化!

這是某銀行發行計息存款產品,支持提前支取、分段計息。打個比方,如果我們20萬元存了不到3個月,支取時存款利率0.35%;如果我們存了一年半,支取時2.175%計算利息;如果我們存了三年半,支取時4.125%計算利息;如果我們存夠了5年,支取時5.45%計算利息,計息存款處於能夠實現收益最大化!

50歲人,有著50萬元存款,那麼財是建議選擇風險理財產品,這是適合中老年人理財產品,比如銀行定期存款,國債,大額存單。

中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中老年人到了50歲年齡,事業工資收入方面基本了,而且幾年後會面臨著退休情況,而年人是,如果選擇風險理財產品,即使虧損了,可以趁著年賺回來。而中老年人身體精力上面允許了。所以50歲老年人應該理財時候避免中風險理財產品,應該選擇風險風險理財產品。

理財時候,可以花費20萬元買入大額存單,大額存單收益,這樣可以起到賺取利息作用。

另外花費20萬元買入銀行定期存款,是三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年化收益率,,剩下10萬元可以選擇貨幣基金,比如放在餘額寶或者零錢通裡面,注意這筆資金應該分散。

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買入國債,或者銀行結構性存款,但是不要選擇本金可能發生虧損理財產品。

風險理財產品和風險理財產品有國債,銀行定期存款,結構行存款,大額存單,貨幣基金(餘額寶),智能存款。50歲人理財需要注意事項一,可以買入保障類型保險,但是不要買入帶有理財性質保險,比如分紅型保險,這樣保險適合中老年人理財,是不要銀行買入保險理財產品,中老年人去銀行要選擇銀行定期理財產品,不要選擇銀行裡面保險產品。二,理財產品不要碰。無論是多麼收益率理財產品,只要懂這樣理財產品,不能買入,買入這樣理財產品之前,需要詢問其他人,不要詢問同年人,可以選擇子女人進行詢問,這樣才可以合理判斷這款理財產品是否值得買入。三,有著可以取用資金。有了50萬元,理財時候是應該流出大部分可以取出資金,如果遇到生病住院,可以及時拿出來付款,避免缺少資金。打字,點個贊吧,歡迎關注我,評論説説你看法吧。

風險理財產品和風險理財產品有國債,銀行定期存款,結構行存款,大額存單,貨幣基金(餘額寶),智能存款。

一,可以買入保障類型保險,但是不要買入帶有理財性質保險,比如分紅型保險,這樣保險適合中老年人理財,是不要銀行買入保險理財產品,中老年人去銀行要選擇銀行定期理財產品,不要選擇銀行裡面保險產品。

二,理財產品不要碰。無論是多麼收益率理財產品,只要懂這樣理財產品,不能買入,買入這樣理財產品之前,需要詢問其他人,不要詢問同年人,可以選擇子女人進行詢問,這樣才可以合理判斷這款理財產品是否值得買入。

三,有著可以取用資金。有了50萬元,理財時候是應該流出大部分可以取出資金,如果遇到生病住院,可以及時拿出來付款,避免缺少資金。

50歲,處於中老年年齡段,這個時候理財主要考慮穩,一是心理承受能力隨著年齡增長日益減弱,出現虧損,會影響身體。二是這個歲數經濟上遇到重創,重頭再來機會。

這種情況,選擇理財產品時候,應當選擇中風險理財產品,要遵循不要所有雞蛋放入一個籃子裏原則,分散投資。

坤鵬論建議選擇銀行五年定期存款,目前一些地方銀行利率央行基準利率上浮30%—50%,可達到5.5%,情況下,中風險理財產品基本達不到這麼收益,所以將手中三十萬存入銀行五年定期不失一個選擇。

另外二十萬可以拿出十萬購買銀行推出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是5萬起存,選擇R2級別以下理財產品,收益3.5%—5%之間短期產品,本金受損,流動性,另5萬可存入餘額寶做備資金,可以拿出一部分放入微信零錢。

另外二十萬可以拿出十萬購買銀行推出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是5萬起存,選擇R2級別以下理財產品,收益3.5%—5%之間短期產品,本金受損,流動性,另5萬可存入餘額寶做備資金,可以拿出一部分放入微信零錢。

餘額寶和零錢通處存取,並且可以轉帳、付款、生活繳費,基本等同於手中持有現金,並且有收益。

     很多人覺得理財投資是同一回事,我要理財,懂得投資,但我不會投資啊,這樣是不是沒辦法理財做好啊?!這觀念是錯!理財想法其實,只要你有工作收入、有開銷和支出,要學管理你財務,就算你只有領零用錢可以開始理財;而投資,只是理財其中一部分,想要投資,你理財基礎夠,不然投資失利或拿過多資金去投資,導致風險過,反而會影響生活狀況。所以雖然大家會兩者放在一起討論,但其實理財於投資,想投資,先學理財呦!

     而我們提到理財,普遍會直接聯想到買股票、買基金、錢滾錢投資概念。這些沒錯,但只是理財其中一部分,而非全部。讓資產增值投資行為之外,如何「保護資產、避免資產縮水」,是理財基礎。

     怎麼説呢?想像一下,我們每個人有一個口袋,努力工作後錢放進口袋,這些錢不但要用來支應開銷、提高生活品質,情況是能夠有儲蓄,讓資產累積,以便退休無法工作後,能養活自己。延伸閲讀:人生各階段,理財課題大

     而不論我們努力存錢、投資目標是什麼,應該是想完成心目中夢想或理想,而不是賺來報酬,拿去給醫生付醫藥費吧?所以存錢過程中,過於口袋突然有了破洞,不論是「收入中斷」或者「額外開支」,可能使我們期待生活化烏有。於我們無法控制「」和「明天」哪個到,因此是否有做好足夠事前準備,「」我們口袋弄破時,及時破洞補起來,以便保護我們資產,是控制風險觀念,這「保險」功用。延伸閲讀:購買保險前您該具備正確觀念

     所以,「地」口袋可能會破洞預防工作準備,能夠避免許多而造成開支,防止這些額外支出影響我們財務目標,這是什麼「保險」是「理財金字塔」中基礎部分,而不是「儲蓄」或「投資」。但這不是説要叫你買很多保險,那要拿多少錢去買保險呢?買完後剩下錢存起來嗎?

想要分配得宜,知道「理財金三角」

     可能會有些人一部分錢存在銀行定存,或拿過多錢去投資,買了一大堆保險繳了很多保費,這些是收入分配情況。而「理財金三角」,或稱為「541法則」或「631法則」,讓你分配收入。它原則,是個人或家庭「年收入」分為3個部分進行財務分配:

包括個人、家庭、子女食、衣、住、行、育、樂、税金、勞健保費,舉任何生活開銷娛樂費用加總,應儘量控制年收入50%~60%,有空間規劃其他財務目標,並累積財富,同時至於過度壓縮現階段生活品質。 

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定存、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房地產,舉凡各種投資工具以及保障為主要目的之理財型保險,應提撥年收入之30%~40%分為短、中、妥善規劃。延伸閲讀:人包:投資工具介紹 

純保障保險,每年10%年收入進行風險規劃,保護其餘90%資產,避免收入中斷或高額支出,造成經濟上衝擊負擔過,同時自己和家庭成員提供生活上保障。延伸閲讀:風險分散,你做到了嗎?

      ,這些理財原則並非,依每個人情況應該有所調整;不過於想要規畫投資理財及保險,沒有頭緒人來説,有個基本參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