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g Kong
  • Daily

【基因專家與上市公司合作】基因治疗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第三家上市公司 |基因工程概念股有哪些 |

11 月 3, 2022 公司

广州2022年10月11日 /美通社/ — 近日,基因递送领军企业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舟生物)宣布完成 4.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穗开投资、越秀产业基金领投,建发新兴投资、万联证券、广州产投资本、敬亭山创投等参与了本轮投资。本轮融资后,云舟生物将继续推进基因递送研发生产技术平台的升级和产能扩增,加大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力度进一步加速全球化业务布局,助推全球生命科学和基因药物的研发。云舟生物是由世界知名分子生物学家,曾任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院(HHMI)研究员的蓝田博士创办的基因递送领军企业,提供科研和临床载体CRO、基因药物CDMO及…

 &nbsp基因工程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是哪几只?

 &nbsp根据云财经智能题材挖掘技术自动匹配,基因工程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 中源协和、 中元股份、 东富龙。

 &nbsp基因工程概念股今天的平均涨幅和市场人气如何?

 &nbsp今日基因工程概念股平均涨幅为-0.61%,其中 ST东洋涨幅最高,基因工程概念目前市场关注度为 0.00。

 &nbsp基因工程概念上市公司一共有多少家?

在EPS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38元、0.88元、0.94元、0.82元。

三方希望通过建立密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眼科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数据库、基因治疗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2、澳洋健康002172:

在EPS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0.21元、0.01元、-0.55元、-0.59元。

公司参股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公司,其形成了一条以疾病基因研究服务,疾病早期基因诊断、疾病细胞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为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预计明日,美国时间10月20日,最新一代基因编辑公司Prime Medicine 将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PREM”,将发行890万股,预计发行价每股16-18美元,IPO募资约1.5亿美元,公司估值约为17亿美元。

Prime Medicine的主要股东包括F-Prime Capital Partners生命科学基金VI LP、Newpath Partners L.P.,以及GV和ARCH Venture Partners旗下的附属机构。

Prime Medicine 也将成为刘如谦(David Liu)继 Editas Medicine 和 Beam Therapeutis 后,参与创立的第三家生物技术上市公司。而这三家公司,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基因编辑技术,Editas基于CRSIPR-Cas9 基因编辑,Beam基于单碱基编辑,Prime基于先导编辑。

Editas Medicine

Editas Medicine是由张锋、刘如谦、George Church等基因编辑大咖于2013年共同创立,3年后便于2016年成功上市。

Editas专注于基因编辑系统在体内和体外的应用。在体内的应用中,Editas使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基因编辑,适用于眼部疾病(Ocular)、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al)等的治疗。在体外应用中,Editas使用CRISPR-Cas12系统来提高治疗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ies)和实体肿瘤的效率和特异性。

目前Editas进展最快产品EDIT-101,用于治疗遗传性失明疾病Leber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2020年3月4日,Editas宣布EDIT-101的1/2期临床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这是全球第一个在人体内给药的CRISPR基因组编辑药物。Beam Therapeutics

Beam Therapeutics于2017年创立,创始人中也有刘如谦、张锋、J. Keith Joung 这三位基因编辑领域的顶尖人物。

2018年5月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共8700万美元,2019年3月完成B轮融资共1.35亿美元。离成立时间不到三年,公司就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总市值为31.5亿美元。

Beam的核心技术为单碱基编辑技术,也是全球首家利用这一技术开发基因治疗药物的创新公司。单碱基编辑技术可以在不切割 DNA 或 RNA 链的情况下,以单个碱基(A,G,C 或 T)的水平编辑基因组。与疾病相关的超过一半的遗传错误是由构成人类基因组的数十亿个碱基对的单碱基变异引起的。

Beam 公司应用 CRISPR 碱基编辑技术对 DNA 和 RNA 中的单个碱基进行永久的特定编辑。Beam 认为,通过精确地修改基因组,消除错误基因或写入保护性基因,这种新颖的碱基编辑方法可为多种疾病的新疗法奠定基础。Prime Medicine

Prime Medicine的核心技术是由刘如谦博士和Anzalone博士共同开发的Prime Editing技术,研究成果最早于2019年10月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题目名为:Search-and-replace genome editing without double-strand breaks or donor DNA。

Prime Editing 通过搜索正确的位置并替换或修复多种目标DNA,无需依赖DNA模板便可有效实现所有12种单碱基的自由转换,而且还能有效实现多碱基的精准插入与删除(最多插入44个碱基,或删除80个碱基)。

该论文表示,Prime Editing精准性更高、脱靶性更低,可以纠正几乎所有类型的突变,如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并且有极大的潜力可以解决约90%的已知致病基因突变。

Prime Editing技术已经问世,就获得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Nature》 评论这一技术是“超精确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Science》 评论它是“超越CRISPR”的重大突破,哈佛大学教授,CRISPR先驱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盛赞这一成果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在Prime Editing技术的基础上,刘如谦于2019年成立了Prime Medicine,是一家致力于实现多功能基因编辑技术Prime Editing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将“致力于通过部署Prime Editing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差异化基因疗法,以治疗更广泛的疾病。

伴随着上市消息,Prime Medicine也向外公开了自己的管线。目前,公司共建立18条管线,可以分为immediate、differentiation(repeat expansion disease)、differentiation(other)三大战略理性,所有项目均处于发现阶段。

18个临床前研发管线主要针对肝脏、离体造血干细胞、眼睛、耳、神经肌肉系统、肺等多个器官和组织,递送载体包括 AAV、LNP,以及其他非病毒载体。

预计明日,美国时间10月20日,最新一代基因编辑公司Prime Medicine 将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PREM”,将发行890万股,预计发行价每股16-18美元,IPO募资约1.5亿美元,公司估值约为17亿美元。

Prime Medicine的主要股东包括F-Prime Capital Partners生命科学基金VI LP、Newpath Partners L.P.,以及GV和ARCH Venture Partners旗下的附属机构。

Prime Medicine 也将成为刘如谦(David Liu)继 Editas Medicine 和 Beam Therapeutis 后,参与创立的第三家生物技术上市公司。而这三家公司,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基因编辑技术,Editas基于CRSIPR-Cas9 基因编辑,Beam基于单碱基编辑,Prime基于先导编辑。

Editas Medicine

Editas Medicine是由张锋、刘如谦、George Church等基因编辑大咖于2013年共同创立,3年后便于2016年成功上市。

Editas专注于基因编辑系统在体内和体外的应用。在体内的应用中,Editas使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基因编辑,适用于眼部疾病(Ocular)、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al)等的治疗。在体外应用中,Editas使用CRISPR-Cas12系统来提高治疗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ies)和实体肿瘤的效率和特异性。

目前Editas进展最快产品EDIT-101,用于治疗遗传性失明疾病Leber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2020年3月4日,Editas宣布EDIT-101的1/2期临床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这是全球第一个在人体内给药的CRISPR基因组编辑药物。Beam Therapeutics

Beam Therapeutics于2017年创立,创始人中也有刘如谦、张锋、J. Keith Joung 这三位基因编辑领域的顶尖人物。

2018年5月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共8700万美元,2019年3月完成B轮融资共1.35亿美元。离成立时间不到三年,公司就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总市值为31.5亿美元。

Beam的核心技术为单碱基编辑技术,也是全球首家利用这一技术开发基因治疗药物的创新公司。单碱基编辑技术可以在不切割 DNA 或 RNA 链的情况下,以单个碱基(A,G,C 或 T)的水平编辑基因组。与疾病相关的超过一半的遗传错误是由构成人类基因组的数十亿个碱基对的单碱基变异引起的。

Beam 公司应用 CRISPR 碱基编辑技术对 DNA 和 RNA 中的单个碱基进行永久的特定编辑。Beam 认为,通过精确地修改基因组,消除错误基因或写入保护性基因,这种新颖的碱基编辑方法可为多种疾病的新疗法奠定基础。Prime Medicine

Prime Medicine的核心技术是由刘如谦博士和Anzalone博士共同开发的Prime Editing技术,研究成果最早于2019年10月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题目名为:Search-and-replace genome editing without double-strand breaks or donor DNA。

Prime Editing 通过搜索正确的位置并替换或修复多种目标DNA,无需依赖DNA模板便可有效实现所有12种单碱基的自由转换,而且还能有效实现多碱基的精准插入与删除(最多插入44个碱基,或删除80个碱基)。

该论文表示,Prime Editing精准性更高、脱靶性更低,可以纠正几乎所有类型的突变,如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并且有极大的潜力可以解决约90%的已知致病基因突变。

Prime Editing技术已经问世,就获得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Nature》 评论这一技术是“超精确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Science》 评论它是“超越CRISPR”的重大突破,哈佛大学教授,CRISPR先驱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盛赞这一成果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在Prime Editing技术的基础上,刘如谦于2019年成立了Prime Medicine,是一家致力于实现多功能基因编辑技术Prime Editing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将“致力于通过部署Prime Editing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差异化基因疗法,以治疗更广泛的疾病。

伴随着上市消息,Prime Medicine也向外公开了自己的管线。目前,公司共建立18条管线,可以分为immediate、differentiation(repeat expansion disease)、differentiation(other)三大战略理性,所有项目均处于发现阶段。

18个临床前研发管线主要针对肝脏、离体造血干细胞、眼睛、耳、神经肌肉系统、肺等多个器官和组织,递送载体包括 AAV、LNP,以及其他非病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