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g Kong
  • Daily

【蘭州威利雅水務集團公司一水廠1號取水口】供水历史钩沉 |外资入华掀波浪水业市场化大幕拉开 |兰州增加应急备用水源地 |

11 月 3, 2022 公司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曾在《中国环境产业》说过:纵观数十年的发展与升级,环境产业就像一个伟大的传奇。公认有极大的前景,却从来没有真正壮大。如供水、城镇污水、污泥等等不同的细分领域,在产业大势的沉浮之中,也都有着自己独特逻辑和发展故事。E20环境平台特别挑选部分领域,结合产业脉络,讲述领域发展以及代表企业的故事,透视产业规律。本期特别刊发城镇供水领域观察,供大家参考。本文分为两个部分,本篇为上半部分。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E20供水研究中心

序(1998以前):一石激起千层浪

1. 外资入华记

第一阶段(1998-2003):大幕拉开,风景这边独好? 

2. 澳门自来水:特许经营的“完美答卷”

3. 长沙自来水:厂网分离“急刹车” 

第二阶段(2003-2016):改革之路漫漫,企业上下求索 

4. 兰州威立雅:溢价收购的巅峰论战 

5. 小城也有大梦想:江南水务的上市之路 

6. 成本公开——第一把打开黑匣子的钥匙 

7. 珠海水控:一步一脚印,数年一盘棋 

第三阶段(2017-):回望来时路,守初心,方能行更远 

8. 小白热线的“N次进化” 

9. 福州自来水:啃下“二供”这块硬骨头 

城镇供水是市政公用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浪潮,城镇供水领域的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水厂单元的改革,到城市水业总体资产作为交易对象;从对产权的探索、对效率的思考,到对资本的憧憬、对扩张的向往,再到对责任的坚守、对服务的回归,供水的改革已悄然走过三十余年。

要准确地对中国城镇供水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做出阶段划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改革本身复杂多样,且各地改革进程不一致,界限并不明显;二是各方看待改革的角度和标准也不相同。正因为如此,本文对阶段的划分并不单纯以时间为依据,而是综合考虑了改革进程中的典型事件和案例。因此,本文选取了九个故事与读者分享。

在时代的指挥棒下,在跌宕起伏的产业历史长卷中,供水行业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奏响了独一无二的交响曲。

本章序:说起中国水业市场化的发展,必然会涉及早期入华的外国水务巨头的身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威立雅、苏伊士等为首的国际水务巨头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它们依托领先的技术和运营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为中国水业的早期发展起了一定的引领作用,成为国内企业学习的榜样。

1. 外资入华记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供水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带有福利性质的公益性行业,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直接运营管理,象征性地收取水费。

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经济迅猛发展,但建设资金严重短缺。80年代中期,外资开始进入中国城市建设。1984年,中国开始组织BOT试点——上海设立了“九四专项”,直接到国外筹资,到1986年,共筹集外资32亿美元,并且几乎有40%用于包括水务项目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据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介绍:“以1986年日元贷款支持长春市中日友好水厂建设为标志,外资成为了中国供水企业筹集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到1992年底,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先后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日本、法国等国政府提供的中长期优惠贷款,建设的城市供水项目有140多项,利用外资达17亿美元。”

这一时期的贷款,主要为我国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担保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自来水厂的建设速度,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供水行业的资金问题。同时,贷款主要以供水设备款的形式提供给中方,提升了国内供水行业的设备水平,却也产生了对国外设备的依赖。此外,国外贷款的设备通常价格较高,地方政府的还贷压力较大。

到了90年代,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强劲带动下,供水需求飞速增长,单靠政府间贷款很难满足供水行业的投资需求。为此,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台了政策,鼓励外商通过合作、合资或者独资的方式建立BOT项目公司,投资中国的基础设施领域,由此外资水务企业开始直接投资中国水业。

1992年,世界水务巨头法国苏伊士集团投资广东中山市坦洲水厂。这是中国第一家全部由外商投资建设并经营的水厂。坊间认为,外资水务企业撞开了中国水务的大门,开启了“直接投资元年”。

这个时期的项目是供水市场化改革最早期的探索,以单个的自来水厂为标志,开启了供水单元改革时代。

1996年,泰晤士水务、原英国宝维士公司与上海市北自来水公司共同经营上海大场自来水经营项目,项目以BOT的形式实施,即建设工程、20年经营权、转让合同。在之后的6年时间内,泰晤士水务为上海200万人口提供用水。2001年,泰晤士水务收购了原英国宝维士公司对项目50%的股份,使大场项目变成独资公司,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私营投资的“建运交”项目。

1997年6月,威利雅投资金额为3000万美元,与天津市政府签订了20年的特许协议,对天津凌庄饮用水厂进行改造和运营。

1998年7月,威利雅和丸红株式会社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成都市自来水六厂B厂的BOT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城市供水基础设施BOT试点项目。

……

2000年的资料显示,最早进入中国水务市场的苏伊士集团参与了中国100多个水厂的建设,其中直接经营的水厂有13个,投资额达2.1亿美元。

外资水务企业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的水务项目,带来了许多技术、管理、运营的丰富经验,促进了我国供水行业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产生了多方面积极的影响。本土水务企业纷纷向他们学习,期望与他们合作。

但是,这个时期中国水务市场的开放领域也仅限于单个的自来水厂,并未涉及管网和面向公众的收费服务。直到2002年,才开始有供水系统的整体开放,并掀起了外资并购水务企业的风潮,开启了以整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标志的市场化改革阶段。威立雅、中法水务等外资水务企业,接连在陕西、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拿下水务大单,势如破竹。

2002年,威立雅溢价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7亿资产,以20亿成交,开创了城市水业溢价收购的先河,同时也成为国内首例自来水整体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成功案例。事实上,威立雅浦东自来水项目是威立雅在中国的第一个包括了管网在内的运营服务项目,也是威立雅在中国新的投资战略的起点。以此为分界,之前的项目是威立雅自己作为主体实投,而之后的项目威立雅都在投资上退居次要位置,转而在运营上占据核心,不同的项目寻找不同的资金合作伙伴。

同年11月,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由重庆水务集团和苏伊士集团合资组建,负责重庆市江北区、渝北区和部分两江新区饮用水的生产及销售、水厂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经营、管理及与供水相关的业务。这次合作引进了苏伊士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及世界一流技术,提高了水质、完善了用户服务体系,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被众多水务同行视为当时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在中国水网2003—2007年历年举办的“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中,以威立雅、中法水务、美国金州控股(后更名“金州环境”)为代表的外资水务企业连续多年上榜,且名列前茅。他们是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初始阶段的绝对王者,这种活跃的势头和深刻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在2007年前后到达顶峰。

跨国水务巨头的介入,不但为我国水务市场改革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领先的管理理念和运营经验。是时,相比国内水务企业的惨淡经营,外资水务公司多利润丰厚。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1999年外资在中国最有利可图的产业是自来水厂,其利润与成本的比例为24.48%,虽然无法获取当时的具体项目信息和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阶段进入中国水务市场的外资企业获得了“让后来者仰望”的收益。尤其是合同约定的保底水量,让企业的运营风险得以控制,运营收益有更好的保障。这一做法也引发了业界的关于固定回报的争议。

就此,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43号文要求,“妥善处理现有外资固定回报的BOT项目”,之前以“保底水量”投资运营的项目首当其冲。

当时比较知名的有汇津中国牵涉的相关纠纷。

2002年,泰晤士水务投资7000万美元注册了在香港的汇津中国水务公司。汇津随后参与了沈阳、绍兴、泰兴等7个城市的水务项目,但泰晤士在上海和长春的项目都给他带来不少烦恼,尤其是长春汇津那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其纷繁复杂程度,令人感慨。

这一时期的项目,确实称不上完美,大多有些磕磕绊绊、坑坑洼洼。他们可能交织着固定回报的风险,或许埋藏着厂网分离的暗雷,有的甚至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但依然掩盖不了第一批水业市场化改革探索者实践出真知的风采。

这些项目,凭借着勇者的态度和无畏的精神在漆黑的荒漠里点亮一盏盏灯。无论成功延续至今,还是中途黯然离场,都给后来者留下宝贵的经验与财富。没有前人栽树,哪有后人乘凉。

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

他们是时代最闪亮的浪花。

他们值得水务人铭记、致敬。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曾在《中国环境产业》说过:纵观数十年的发展与升级,环境产业就像一个伟大的传奇。公认有极大的前景,却从来没有真正壮大。如供水、城镇污水、污泥等等不同的细分领域,在产业大势的沉浮之中,也都有着自己独特逻辑和发展故事。E20环境平台特别挑选部分领域,结合产业脉络,讲述领域发展以及代表企业的故事,透视产业规律。本期特别刊发城镇供水领域观察,供大家参考。本文分为两个部分,本篇为上半部分。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E20供水研究中心

序(1998以前):一石激起千层浪

1. 外资入华记

第一阶段(1998-2003):大幕拉开,风景这边独好? 

2. 澳门自来水:特许经营的“完美答卷”

3. 长沙自来水:厂网分离“急刹车” 

第二阶段(2003-2016):改革之路漫漫,企业上下求索 

4. 兰州威立雅:溢价收购的巅峰论战 

5. 小城也有大梦想:江南水务的上市之路 

6. 成本公开——第一把打开黑匣子的钥匙 

7. 珠海水控:一步一脚印,数年一盘棋 

第三阶段(2017-):回望来时路,守初心,方能行更远 

8. 小白热线的“N次进化” 

9. 福州自来水:啃下“二供”这块硬骨头 

城镇供水是市政公用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浪潮,城镇供水领域的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水厂单元的改革,到城市水业总体资产作为交易对象;从对产权的探索、对效率的思考,到对资本的憧憬、对扩张的向往,再到对责任的坚守、对服务的回归,供水的改革已悄然走过三十余年。

要准确地对中国城镇供水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做出阶段划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改革本身复杂多样,且各地改革进程不一致,界限并不明显;二是各方看待改革的角度和标准也不相同。正因为如此,本文对阶段的划分并不单纯以时间为依据,而是综合考虑了改革进程中的典型事件和案例。因此,本文选取了九个故事与读者分享。

在时代的指挥棒下,在跌宕起伏的产业历史长卷中,供水行业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奏响了独一无二的交响曲。

本章序:说起中国水业市场化的发展,必然会涉及早期入华的外国水务巨头的身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威立雅、苏伊士等为首的国际水务巨头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它们依托领先的技术和运营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为中国水业的早期发展起了一定的引领作用,成为国内企业学习的榜样。

1. 外资入华记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供水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带有福利性质的公益性行业,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直接运营管理,象征性地收取水费。

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经济迅猛发展,但建设资金严重短缺。80年代中期,外资开始进入中国城市建设。1984年,中国开始组织BOT试点——上海设立了“九四专项”,直接到国外筹资,到1986年,共筹集外资32亿美元,并且几乎有40%用于包括水务项目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据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介绍:“以1986年日元贷款支持长春市中日友好水厂建设为标志,外资成为了中国供水企业筹集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到1992年底,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先后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日本、法国等国政府提供的中长期优惠贷款,建设的城市供水项目有140多项,利用外资达17亿美元。”

这一时期的贷款,主要为我国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担保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自来水厂的建设速度,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供水行业的资金问题。同时,贷款主要以供水设备款的形式提供给中方,提升了国内供水行业的设备水平,却也产生了对国外设备的依赖。此外,国外贷款的设备通常价格较高,地方政府的还贷压力较大。

到了90年代,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强劲带动下,供水需求飞速增长,单靠政府间贷款很难满足供水行业的投资需求。为此,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台了政策,鼓励外商通过合作、合资或者独资的方式建立BOT项目公司,投资中国的基础设施领域,由此外资水务企业开始直接投资中国水业。

1992年,世界水务巨头法国苏伊士集团投资广东中山市坦洲水厂。这是中国第一家全部由外商投资建设并经营的水厂。坊间认为,外资水务企业撞开了中国水务的大门,开启了“直接投资元年”。

这个时期的项目是供水市场化改革最早期的探索,以单个的自来水厂为标志,开启了供水单元改革时代。

1996年,泰晤士水务、原英国宝维士公司与上海市北自来水公司共同经营上海大场自来水经营项目,项目以BOT的形式实施,即建设工程、20年经营权、转让合同。在之后的6年时间内,泰晤士水务为上海200万人口提供用水。2001年,泰晤士水务收购了原英国宝维士公司对项目50%的股份,使大场项目变成独资公司,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私营投资的“建运交”项目。

1997年6月,威利雅投资金额为3000万美元,与天津市政府签订了20年的特许协议,对天津凌庄饮用水厂进行改造和运营。

1998年7月,威利雅和丸红株式会社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成都市自来水六厂B厂的BOT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城市供水基础设施BOT试点项目。

……

2000年的资料显示,最早进入中国水务市场的苏伊士集团参与了中国100多个水厂的建设,其中直接经营的水厂有13个,投资额达2.1亿美元。

外资水务企业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的水务项目,带来了许多技术、管理、运营的丰富经验,促进了我国供水行业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产生了多方面积极的影响。本土水务企业纷纷向他们学习,期望与他们合作。

但是,这个时期中国水务市场的开放领域也仅限于单个的自来水厂,并未涉及管网和面向公众的收费服务。直到2002年,才开始有供水系统的整体开放,并掀起了外资并购水务企业的风潮,开启了以整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标志的市场化改革阶段。威立雅、中法水务等外资水务企业,接连在陕西、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拿下水务大单,势如破竹。

2002年,威立雅溢价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7亿资产,以20亿成交,开创了城市水业溢价收购的先河,同时也成为国内首例自来水整体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成功案例。事实上,威立雅浦东自来水项目是威立雅在中国的第一个包括了管网在内的运营服务项目,也是威立雅在中国新的投资战略的起点。以此为分界,之前的项目是威立雅自己作为主体实投,而之后的项目威立雅都在投资上退居次要位置,转而在运营上占据核心,不同的项目寻找不同的资金合作伙伴。

同年11月,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由重庆水务集团和苏伊士集团合资组建,负责重庆市江北区、渝北区和部分两江新区饮用水的生产及销售、水厂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经营、管理及与供水相关的业务。这次合作引进了苏伊士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及世界一流技术,提高了水质、完善了用户服务体系,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被众多水务同行视为当时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在中国水网2003—2007年历年举办的“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中,以威立雅、中法水务、美国金州控股(后更名“金州环境”)为代表的外资水务企业连续多年上榜,且名列前茅。他们是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初始阶段的绝对王者,这种活跃的势头和深刻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在2007年前后到达顶峰。

跨国水务巨头的介入,不但为我国水务市场改革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领先的管理理念和运营经验。是时,相比国内水务企业的惨淡经营,外资水务公司多利润丰厚。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1999年外资在中国最有利可图的产业是自来水厂,其利润与成本的比例为24.48%,虽然无法获取当时的具体项目信息和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阶段进入中国水务市场的外资企业获得了“让后来者仰望”的收益。尤其是合同约定的保底水量,让企业的运营风险得以控制,运营收益有更好的保障。这一做法也引发了业界的关于固定回报的争议。

就此,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43号文要求,“妥善处理现有外资固定回报的BOT项目”,之前以“保底水量”投资运营的项目首当其冲。

当时比较知名的有汇津中国牵涉的相关纠纷。

2002年,泰晤士水务投资7000万美元注册了在香港的汇津中国水务公司。汇津随后参与了沈阳、绍兴、泰兴等7个城市的水务项目,但泰晤士在上海和长春的项目都给他带来不少烦恼,尤其是长春汇津那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其纷繁复杂程度,令人感慨。

这一时期的项目,确实称不上完美,大多有些磕磕绊绊、坑坑洼洼。他们可能交织着固定回报的风险,或许埋藏着厂网分离的暗雷,有的甚至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但依然掩盖不了第一批水业市场化改革探索者实践出真知的风采。

这些项目,凭借着勇者的态度和无畏的精神在漆黑的荒漠里点亮一盏盏灯。无论成功延续至今,还是中途黯然离场,都给后来者留下宝贵的经验与财富。没有前人栽树,哪有后人乘凉。

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

他们是时代最闪亮的浪花。

他们值得水务人铭记、致敬。

“兰州水危机”事件13天后,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首次公开道歉,但面对赔偿问题,他们表示“尚无具体研究”。

  央视网(记者王小英 报道)4月22日,兰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董事长姚昕,就“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向兰州市民鞠躬道歉,这是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首次公开道歉。此时,距离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已经过去13天。

  发现苯超标是偶然的,而污染源是长期的存在的,这一切让兰州市民如同“惊弓之鸟”,短时间内都不敢再喝自来水。面对市民“是否有赔偿”的追问时,姚昕表示:“正在做工程抢修工作,赔偿问题最近可能会考虑,但尚无具体研究。”

  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威立雅水务”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了一探真相,央视网记者进行了全面调查。

  18小时的沉默

  如果梳理“兰州水危机”的时间表,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过程中兰州市民是最后得知消息的。

  4月10日,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在第二水厂出水口发现“严重苯超标”,事件发生后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4月10日17时,威立雅水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

  事后,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接受采访时表示:“发现水异常后,公司又连续3次对水质进行了检测。每次间隔2个多小时。直到4月11日凌晨5时,经过先后4次水质检测后,公司才最终确认4号自流沟第二水厂入水口以及第二水厂出水口,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并上报兰州市政府。”

  官方正式发布的信息是“4月11日下午2时”。市民最早得知信息的时间是“4月11日上午12时”,因为当天新华社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但消息来源并不明确,只是称“从有关部门得知”。

  4月15日,兰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并发布通稿称:“4月11日凌晨5时,兰州市委、市政府应急办接到兰州市卫生局报告,经过核实后立即向市委值班常委和分管副市长做了报告。8时,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出现在兰州市西固区威立雅水务集团,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3个小时后。 11时,自来水厂控制阀才开启,4号自流沟的水被切断,不再供水。”

  根据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的说法,从威立雅水务集团第二水厂出水口到兰州市区最东边的城关区东岗镇,自来水运行需要的时间是8.5个小时。这意味着,苯超标的自来水早已经穿城而过,换言之,市民可能已经喝到了苯超标的自来水。

  为何18个小时后才会有所行动?

  面对媒体的质疑,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称,他们是十分慎重的,并不存在“拖沓低效”的问题,“不能一发现问题就关水,我们必须确定污染源性质。”

  确定自来水苯超标后,为何选择了先“上报”,而非关停自来水,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副总经理闫晓淘称:“停水涉及全市生产生活,作为供水企业的威立雅集团并没有权力做出停水决定,只能向主管部门汇报,由市政府决定。”

  面对“信息发布是否及时”的质疑,4月15日,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兰州市新闻办主任王柠表示:“我们从接报、核实、应急处置到信息发布,是严肃的、慎重的、负责的。”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王柠详细解释了事发当天,每一个时间节点,各级领导都做了些什么。

  而国家级环境应急专家、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地政府和企业在此事件上的做法有所欠妥,事件一出现就应该及时公布,让公众第一时间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4月18日召开的兰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兰州市今年将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应急体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向兰州市委、市政府应急办报告,同时向主管部门上报,不能因层层上报耽误应急处置时间。

  并非“威立雅”初犯

  2007年兰州水务经过改革,“威立雅”这个具有法国血统的企业获取了国营兰州供水集团的45%股权,进而实质上成为兰州自来水的独家供应企业。

  事件发生后,“威立雅水务”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是全球水务领域排名第一的专业化企业,也是“全球三大水务集团之一”。

  2007年,兰州水务经过改革,“威立雅”这个具有法国血统的企业获取了国营兰州供水集团的45%股权,进而实质上成为兰州自来水的独家供应企业。

  威立雅水务集团中国官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致力于让中国居民享受到接近西方自来水的品质。”然而,“兰州水危机”事件的发生,让这一承诺化为泡影。

  2006年,兰州供水集团针对45%股权进行公开招标,开标结果出乎意料,威立雅水务出价高达17.1亿元,另外两家颇有经验的城市水务战略投资机构——中法水务和首创的报价分别只有4.5亿和2.8亿元。2007年1月,威立雅水务集团与兰州供水集团签约,引来财经媒体的集中报道。

  但在业内,对于威立雅水务未来是否会通过提高水价来转移溢价负担,态度几乎是一边倒的。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因为实在想不出,除了提高水价,威立雅水务还能靠什么收回投资?”

  2009年,兰州自来水果然如预料般涨价,并将威立雅水务推上风口浪尖。

  “兰州水危机”事件发生后,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曾当面质问威立雅水务集团董事长为何对重要管道疏于检修:“你们省材料也不能这么省!”

  在兰州本地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威立雅水务的确是太“省”了:“2007年合资后,兰州自来水供水设施并未有任何改变,处理设备依然是原来的设施,水价却在上涨。”

  梳理威立雅水务在中国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在中国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违规。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在中国的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中,威立雅水务已经在一半地区拥有正在运营的项目,为4300万中国居民提供服务,其中2700万中国居民通过全面的管理合同享受着威立雅水务的服务。

  但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7月青岛威立雅水务运营有限公司直接将污水处理厂回用水排入饮用水管道事件发生以来,威立雅水务集团涉嫌排放超标等水质污染问题13起,其中上海5起、北京2起、青岛2起、珠海1起、海口1起、乌鲁木齐1起、兰州1起,其中以超标排放水污染物事例最多。

  在“兰州水危机”事件的前一个月,威立雅水务在青岛运营的麦岛污水处理厂被抽查出超标排放粪大肠菌群。同样是这家青岛威立雅水务运营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就曾被检查出水质超标,涉嫌向自来水管道排放污水。

  自来水苯超标事故调查处置小组的通稿中宣称:“该供水项目由外资企业掌控的原因,是源于2006年引进的外资合作项目。合资后确实存在监管不够到位的问题,也暴露出城市管理上的薄弱环节。”